当拿到“在舒适区爽,还是在挑战区拼?”这一选择时,讲真“趋利避害”毕竟是人的本性,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第一选择可能都会是前者。此时,一些反对的声音势必甚嚣尘上,“舒适区终有一天会毁掉青春”、“成长,需要走出舒适区”、“愚蠢的努力,就是待在舒适区里自以为是”、“舒适区的你,是懦弱的你”等等。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心慌了,动摇了,在舒适区里呆立不住了呢?
当我们内心有挣扎动摇,犹疑存惑时,别急,多问自己三遍“真的是这样吗?”舒适区对我而言是制约还是促进?现在就迈进挑战区压力更大还是威胁更多?我,到底适合哪条路?面对复杂难解的问题,还是得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唯物辩证法呐。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舒适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起盲目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生扑挑战区,倒不如先摸清家底,找到自己真正的舒适区。心理学对于舒适区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愉悦。
对于我而言,感悟品味生活、记述分享心得,听故事、阅读写作是能让我开心舒适的事情。这正好应和了卞之琳的《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斜依桥头看风景,独上高楼为过客,用体验者的身份去感受人物在家国时代、个人命运滚滚洪流的交契夹裹中,所激荡出的人性百态、喜怒哀乐。以旁观者的视角从书中人的全世界步步路过、留念难舍,唯有掩卷遐思冥想,提笔直抒胸臆。每当我沉浸于此,会不自觉忘了时间流逝,自动屏蔽外界干扰,进入忘我、无我之境,即感受到“心流”,因精神力高度集中而带来的兴奋和充实感。
想想也对啊,老子的时间精力有限,智商余额又尚欠,与其跟个无头苍蝇似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胡飞乱撞,仍跳不出现实的玻璃门直接仆街,那还不如老老实实深挖一口井,直到涌泉来相报。
那如何找到自己的舒适区深挖一口井,培养核心竞争力呢?
舒适区各有不同,应当区别来看。一种是兴趣天赋的舒适区,找到兴趣所在、天赋使然,才能更好戳中G点,树立“长板思维理论”,最大限度发挥所爱所长。利用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测试和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斯滕伯格博士研究的“多方面”测验,帮助我们更好找到兴趣天赋的舒适区。一种是职业技能的舒适区,熟能生巧的技艺娴熟方能如鱼得水的庖丁解牛。怒刷存在、增加经验值,功成名就、获得满足感。十年磨一剑而“宝刀屠龙,号令天下,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还有一种是心理认知的舒适区,匹配性格气质,思维言行习惯,可以利用九型人格测验来解码自己性格特质的“尺短”和“寸长”。
其次、要保持最佳焦虑
记得小时候,父母单位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苹果树,另一棵还是苹果树,一棵高一点,一棵矮一些。尽管结的都是苹果,但小伙伴们都只会围着矮的那棵去摘果子,而自动屏蔽掉根本够不着的高苹果树。现在想来最佳焦虑,就像这踮起脚尖努把力还是有希望能够到的苹果,在过难和过易之间的适度空间,虽就现在的能力而言差一点但绝非遥不可及,努把力加把劲、蹦跶撺掇还是有成功希望的状态,更能激发人的征服欲望。
保持最佳焦虑,跳出舒适区,寻求改变的起因是发现存在问题,正如我在舒适区的状态是站在桥头孤芳自赏,躲在舒适区享乐的部分潜在因素其实是为了“逃离”,逃离社会现实、逃离外在刺激,惯性沉迷于自己的小情小调之中。躲进象牙塔筑起心墙,退回避风港包裹内心,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隐患视而不见,摸摸头一千岁,做我不听我不看的鸵鸟。这样看似是自我保护,其实是拒绝成长带来的焦虑。
而进行改变的动机是为了寻求成长,正如海因茨·科胡特在《自体的分析》一书中说“一个人是由理想所前导,而为雄心所推动。在或左或右,同行陪伴的位置,还有即与技能相关的第三极。”“我们终身都在寻找三个朋友,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在左右,换个说法,我们都在这三个位置互相滋养。”社会期待萌生的理想在前牵引,自我追求产生的野心在后推动,还有志同道合者的并行陪伴就是我们寻求改变,保持最佳焦虑的成长动机,这三者与我们目前所处的舒适区重合度越高,幸福感就越强。
保持一种身心适度分离的状态,低头赶路的同时,吹个梦想大大的“牛皮”气球,把因太脚踏实地而泥足深陷的身子再往上拔拔,呼吸适应一下舒适区外更稀薄的空气,照耀更刺眼的阳光。抬头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远方明媚的月光和身边比你优秀却比你还拼命的朋友们,用诗和远方来救赎眼前的苟且和颓唐。
保持最佳焦虑的关键是准确定位,苹果太高、目标太远,总以人之长攻己之短,结果只会越挫越矬,陷入焦虑自卑的怪圈而无法自拔。苹果触手可及、目标太近,就会发力起势的动力不大,后劲不足。最佳焦虑应该是站到舒适区的边缘向外进阶试探,保持一种有建设性的应激反应,让我们充满创造力的不适感,冥冥之中等待戈多、期待改变,寻找存在的最佳教义。
我最近的写作似乎进入了瓶颈期,一篇文章要思考润色近一月才能成文,总感觉是有个模糊不定、捕捉不住的兔子尾巴,在眼前一直挑逗着我,心痒难耐偏又寻获不得,内心无比焦灼。而在这一步一叩首的砥砺前行中,我似乎渐渐清晰明了原因,之前一直擅长情感类的分享体验,而现在潜意识里希望能增加文章的深度、添加干货,写出让人看完之后产生敲黑板、划重点、记笔记的冲动。为此我必须先大量涉猎理论知识,与外界紧密联接,黄金屋中求真知,百花筒里观世界。消化吸收再反刍,这本身就是一个熬心耗时、脱胎换骨的过程,当明白成长的焦虑就是要推倒过去、扬弃兼容、打破重建时,我就开始享受这种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最佳焦虑状态了。
不要担心,只要是在逐梦的路上,那就妹妹大胆的往前走,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大干特干。因为按照“一万小时定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应该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有了这一强大心理暗示,在路上就会更加笃定从容。
再次、要向学习区过渡
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并非空穴来风,思想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创造财富价值,且缺少及时的反馈机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独自求索,造成阅读写作成为一条少有人能走到头,成功登顶的崎岖小路。在我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后半句应该是“破茧化蝶跃龙门”,当才华撑不起野心和梦想时,就应该静下心来读书学习,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羽翼丰满、破茧化蝶,鲤鱼跃龙门、暮登天子堂,若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why not?不既爽又拼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子不器、兼收并蓄、不专攻一才一艺。打磨好自己这个利器,在一路的打怪升级中,更新武器换代装备,脚踩风火轮,逍遥任我行。转变观念开拓创新,逢山想开路、遇水会搭桥,是以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一是学习模仿提高技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狡兔留三窟,多挖一口井。以写作为主干向上延展,同时往外分支汲取营养,心理学助我探寻内心渴求、观察社会百态、体察世故人情,管理学帮我找准问题症结、高效解决问题。总之,掌握的使用工具越多、联系越紧密,就越容易产生并联、串联的叠加效应,墙外开花,墙内还香。
二是短线长线思维结合。短线思维,缺什么补什么。以舒适区为大本营,巩固好大后方,安营扎寨、养足兵马,先游击再阵地,缺油少米了,就去隔壁老王家薅点粮草,缺女人了,就下山截个大波的妞做压寨夫人,嘿嘿,爽了再说,先满足基本所需。长线理论是一种系统性学习,踏着别人的脚印少摔跤,踩着巨人的肩膀好攀登。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塑造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情思飞扬。化身一只辛勤小蜜蜂,在诗歌、散文、小说、时评的花海中遨游徜徉、舒展身心,在史料典籍、文学艺术、心理管理的天空下自由联想、奔放思绪。
三是积极融入圈子文化。当你对某项技能、知识产生兴趣时,与其苦苦上下求索,不如借助外力,左右逢源、投机取巧,报团体拜码头去学习融入。譬如,我对心理学有兴趣就加入心理读书会、沙龙会等团体,向圈内的大咖牛人们靠拢看齐,以获取更多的启发教导,种子的萌芽成长都是从对光明的仰视向往开始的。
四是规划做好时间管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会如何发挥最大效用至关重要。就我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与做的时间冲突,写作而知不足,知不足而好学,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做的时间,这就需要明确学习范围,设定时间限制,提高学做效率。做一件事情时间太长,就会疲沓,渐失激情,要学会设定deadline,以deadline推动第一生产力。
最后、要融合挑战区
我们都希望不断挑战自我,在生活中be someone 或是get somewhere,但那只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部分意义而已。跳出舒适区的意愿要遵从本心,不是别人要求我或者生活强迫我,明白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而非一个需要完成生活任务的NPC至关重要。先苦后甜的延迟幸福感也要以痛并快乐着为先决条件,不要以挑战为由,摧毁了生活本质的快乐。
要知道我们短暂跳出舒适区是为了在舒适区待得更持久安心,窦文涛说:“如果选择待在舒适区,舒适区的范围会逐渐缩小。”一者是外界发展挤压舒适区。当看到身边的小伙伴跨界、斜杠玩溜的风生水起时,不妨扪心自问“羡慕-嫉妒-狠”发展到哪一层了?一者是职业倦怠产生的不舒适。没有新的任务挑战刺激,很容易会裹足不前,不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自己就想被扑倒在沙滩上。也许留在舒适区比较安全,但是舒适区不会永远安全,任何在舒适区呆久了的人都会面临新的挑战,要经常从舒适区跳出来,才会有战斗力,不至于被舒适安逸吞噬。
跳出舒适区,是克服痛苦和恐惧的过程,进入挑战区,是直面问题和蜕变的过程。做比不做强,早变比晚变好,但一定要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为消除因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比较效应而产生的爬坡焦虑,我们既要挑战,也需释然。比起摆脱舒适区,跳入挑战区,更好的思路则应该是扩大舒适圈,融合挑战圈,把挑战区望其项背的拼搏奋斗,慢慢转化为舒适区怡然自得的醉心其中,我要做、我要做的愁眉紧锁远不及我喜欢、我享受的笑逐颜开。
把挑战区努力变成舒适区,不断身心向外的开疆扩土,阅读写作对我而言是舒适区,但在面对新的论题、不同体裁时,我会进入一种思考焦虑的本领恐慌区,产生类似于肚中有货,但又无法顺畅排泄的焦灼感。因此,我就必须如海绵吸水般去学习先进者的思想见识,胡吃海喝一通,再细嚼慢咽一遍,有时还得反刍消化。
等到有想法、有灵感了再提笔动手、随性而作是我的舒适区,但每天逼迫自己以1K+的强度来码字就是挑战了,一个是自己爽,一个是逼着拼,选择哪个?之前我可能还会为自己的懒惰、拖延,安插上一个自由随性的好听名头,但当我想通老子现在向日更文、百万阅读量的大咖们看齐,对自己再狠一点,既有高人帮带、又有梦想推动,有朝一日,我就能慢慢扩展舒适区,靠学习积累,打通挑战区的壁垒,排便通泄会爽的更快、更加持久、更酣畅淋漓,就浑身充满了挑战的斗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一直待在舒适区,就得不断拓展舒适区,融合挑战区。
认清自己、找到舒适区,积极进取、保持最佳焦虑,不断学习、融合挑战区,才能拓展舒适区,成为人生舞台的Shine star。
最后,要推荐一款写作软件“简书”APP,拿起手机随时记录思绪点滴,登录平台分享心得感悟,阅读,关注喜爱的作者大咖,写作,收获粉丝的支持赞赏。在这个思想交流和知识付费的平台,只要你有一家之言,只要你有一孔之见,梦想必被照亮,念念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