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的错。”
“是我没做好。”
“我为我的缺点或无知而道歉。”
“我不能让别人生气。”
“我不可以冒犯任何人。”
“别人生气都是因为我。”
“没事,没事。”
“好,我同意,听你的。”
“你是对的。”
这些话语是当我受到批评和指责的时候的第一反应。我会主动给别人道歉,即使有时候并不是我的错。会主动降低姿态把事情化小。事实上我是害怕伤害到了别人、给别人添了麻烦。习惯了道歉和认错,习惯了放弃自己的观点而听从别人的。
害怕伤害别人,怕别人会生气。我想安抚这个人,我就说这是我的错,对不起,我下次会做得更好,你别这么生气了,我下次做好。为了不让他人受到伤害,有时候甚至会说一些谎。
有时候即使自己感觉不好,也会对别人和颜悦色。内心害怕出现不和谐,害怕别人不高兴,所以当出现一点不和谐的时候我们就自动反应——明知不是我们的错也要先示弱以忙于去平息这些麻烦。好像自己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别人的问题,让别人高兴。
习惯了承担责任,所有有关无关的事情,仿佛都是自己的错。
忽视自我,只有情境和他人,这就是讨好姿态。在讨好的姿态里习惯的动作就是为取悦别人而贬低自己,压抑自己。
我们的感受是什么、观点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人的需求和意见,还有情境。不想别人因为我的原因而觉得不好,那样我会很不安。
也许你会说,讨好其实是因为你是一个友好和友善的人。不,友好是建立在自我感觉良好、照顾到自己的基础上的,是一致的;而讨好则是委屈了自己的。
了解到自己“讨好”型的人格,很多潜在的问题都开始释然,不是自己的错,就不要再怪罪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