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无意间点开了一个新闻,看见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翻山越岭去看自己的姐姐,感觉那副画面似曾相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把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而把亲情和友情抛掷脑后。看到这副画面我的眼眶有点湿润,这似乎让我看到了爷爷奶奶的身影。
1 讲一个关于我爷爷奶奶的故事:
我家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讨生活,留在村里的都是一堆老人和小孩,我是大多数人口中所说的留守儿童,但过的生活没有电视中的那么凄凉,有疼我的爷爷奶奶陪着,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子,一个在我们县城的小公务员,另外两个都在外地打工,小时候的我还不懂什么叫孤独,只是每次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的时候,我都会早早的在村口等着,爷爷也会提前用老家的陶罐炖好肉汤,迎接爸妈回来。爷爷经常喜欢去兄弟姐妹家走走,有时还会带着我,从老家到姑婆家的距离很远,步行需要两个小时,爷爷每次去姑婆家都特别精神,两小时的山路都不用休息,姑婆每次看到爷爷过去都特别热情,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那时的我还不是很懂,他们几十年的兄妹情。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开始逐渐懂了爷爷内心的孤独,他是想找个人陪他说说话,唠唠嗑。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上,很多人觉得赡养老人就是给父母钱,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才觉得,父母缺的并不是钱,他们缺的是我们的爱,没有子女的陪伴,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孔子论语中讲到:父母在,不远行,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这种想法不对,当时的想法是:年轻人就该出去闯荡,怎末能一直偏安一隅。社会上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如何找到生活和工作家庭中的平衡,争论不休,但却没有定论”。从下面一个朋友的例子中谈谈我的启发。
2 讲一个关于我身边朋友的故事
朋友A是一个技术大牛,他最初的想法是能去BAT这些一线的互联网公司上班,并且努力的在那里定居下来,可最近跟他聊天,他突然跟我说:“他不想去大公司上班了,准备考研读博,回老家的大学当老师”,
我当时很惊讶,他一直的理想不就是去找一份好工作,然后在大城市定居吗?为嘛突然又变了,我很是困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去到一线的互联网公司,随然能拿到高工资,可也需要经常加班,陪家人的时间就少了,学技术的这几年,我陪家人的时间很少,感觉为了钱而缺少对家人的关爱不值得。”他的这些话让我彻夜难眠。
舍得舍得,舍了什么又得了什么,很多东西没有标准答案,我最初的想法是好好学习技术,找一份高工资的工作,让父母不用那么辛苦的为我操劳。最近陷入了一种矛盾,是找一份大城市上的高工资的工作,还是找一份工资不是特别高,但离家近一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