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1087 由“鲜”字想起了一件往事

2020/01/28 正月初四 星期二 北京

继续宅在家里看书,看到一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

2016年的夏天,我随新浪江苏的朋友去了徐州,临走前和徐州政协文史组就徐州饮食有个交流。短短三天的行程,吃饭只是其中最被弱化的一个部分,因此我对徐州饮食的认识了解也很表面,于是我在交流的时候说徐州好吃的不多。这句话让在座的徐州朋友很不开心,有一位朋友说要带我去吃彭祖宴,让我见识一下徐州的美食。听到这个说法,我随口回了一句:彭祖宴,那不是扯吗!这个交流会其他环节都很顺畅愉快,只是到了饮食阶段搞的不欢而散。也因为我在徐州的表现,新浪的“探访十二城”活动再也没有邀请我参加其他城市的探访,生怕我再说出点让人家不高兴的话来。

有一年我去四川眉山市,工作之余去彭山转了一圈。当地人说彭祖埋在那里了,因此得名。那天我穿的是皮鞋,走路上山还真是挺累的,山道两边种的是澳大利亚进口的桉树,高大挺拔。到了彭祖墓,说的全是养生的事,配的的彭祖做爱的各种姿势,说到饮食也是和养生有关。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多岁,有很多孩子,祖是祖先的意思,祖是由且而来,且是生殖崇拜而造的字,也就是男人的小鸡鸡。彭祖孩子多,说明生育能力强,古人便把这种能力归结到鸡鸡上,于是有了且字。

彭山漂汤

今天看书,书中说到鲜字,批判了望字生意的“鱼+羊=鲜”的说法。徐州搞饮食文化的人说过一个故事,讲的是彭祖不让儿子捕鱼,怕他淹死。有一天儿子偷偷捕鱼回家,正好赶上母亲在炖羊肉。母亲把鱼藏在羊肉里面一起炖,彭祖吃的时候觉得异常鲜美,于是就有了“鱼+羊=鲜”的说法。这个故事的出处是《大彭烹事录》,成书于民国初年,古书上没有见过这件事的记录。如果民国初年写的故事安到远古时期的彭祖身上并把它作为信史,这事做的也太不严谨了吧?有学者说,彭祖并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延续了八百多年的部落,我是愿意相信这种说法的。

鲜字最早写做鱻,就做鱼讲。汉代时鲜字流行,鱻字逐渐废弃。这个鲜说的是新鲜,罕见,发音是xian(三声),鱼+羊的鲜,说的鲜味的鲜,两个鲜说的不是一个意思。鲜味虽然一直存在于食物当中,但其基本意思却是在宋代才开始明确的,林洪《山家清供》中有一道菜叫“傍林鲜”,说“其味甚鲜”。到了清朝就比较普遍了,李渔在《闲情偶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多次提到“鲜”,这时所说的鲜就是鲜味的鲜了。由此看来,所谓彭祖发现的鱼+羊而成的鲜(鲜味)纯属是后人的附会,认真看几本书就不会有这样的笑话了。

直到今天我也没吃过“彭祖养生宴”,我也不想去吃这种杜撰出来的东西。彭祖时期,大致尧帝到夏商时期,烹饪水平低下,茹毛饮血时期又能有什么好吃的呢?估计能有一些野味,可是我实在是怕冠状病毒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北山探幽 丙申甫夏,某日晨,手机把我唤醒,很懊恼。夜里修改小说到很晚,觉得还没睡着,就被聒噪醒。不...
    赵建铜阅读 6,138评论 1 4
  • 我说不必了 在通往南方的船舰上 检视每一个疲惫的灵魂 灯火摇曳漫长的寒冬 一路水花凋谢 埋没归家的旅程 你在空荡的...
    吴放曦阅读 1,846评论 2 1
  • 昨天随机翻看到了这部电影,想着自己这两天正在读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于是兴起,花了一个小时看完了。 电影版...
    千寻心阅读 2,707评论 0 3
  • 你,大海 文:Mrating 曾多少次想过放弃, 天堂和地狱只在转瞬之间。 无数层巨浪掀起,倾向无尽的深渊。 转...
    Mrating阅读 3,462评论 0 0
  • *10点以后我们做什么,看书的你在增长知识,看电视的你可能在娱乐自己这一天疲惫的自己,洗洗涮涮的你在操持一个家庭的...
    w尺素寸心阅读 1,0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