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千百年来的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我们的家庭系统都存在着不同深浅程度的各类问题。作者通过心理学理论以及大量咨询案例为我们解析了家庭系统中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运转原理,并对如何改善家庭中的亲密关系提供了建议和方法。
——· 关于作者 ·——
本书作者武志红,从入读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那天起,就立志要研究明白“人”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多年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和不断研究、发表专栏文章,逐渐认识到中国家庭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近十年来出版了多部心理学畅销书,许多读者将武志红视为开启心理学大门的最初引路人。
——· 本书金句 ·——
1.借助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家庭的那些机制,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伤人,而它又可以如何被改善甚至避免。
2.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3.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4.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5.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
——· 核心内容 ·——
一、中国式家庭通常具有哪些特有现象和弊端?
1.缺乏活力
我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倡导内敛、中庸,循规蹈矩,因此大人们常常以成人的法则去约束和要求孩子,引导孩子克制自己、顺从父母。但如果人的个人意志总是被压抑,要么逐步变得刻板、无欲无求,要么干脆变成黑暗的人,以邪恶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欲望。
2.母婴关系缺乏爱
中国母亲产假非常短暂,甚至由于种种原因还需要长时间的交给老人去抚养,这就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被抛弃创伤。这些情形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就是安全感构建不良,对爱缺乏信心,难以相信他人并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3.愚孝
由于中国社会文化在倡导孝道的同时,没有给孝道设定一个准确的定义和适当的边界,很多父母借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条犹如真理似的谎言,在对孩子进行着无尽的压榨、专制,而这些孩子也在进行着无止境的愚孝。
4.婆媳矛盾
当女人“嫁”进男方家门的时候,在家中缺少主权和地位,丈夫通常听从和站在父母一方,这使她常常感到被孤立和冷落,而当她一旦有了儿子之后,便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儿子身上,即便儿子娶了妻子,也仍然很难接受与儿子的分离,进而与自己的儿媳争夺对儿子的情感控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婆媳矛盾。
二、如何看待和建立家庭中的夫妻关系?
1.夫妻关系首位原则
你再爱你的父母,你也终究要离开他们,你再爱你的孩子,孩子也终究要离你而去,去过自己的生活,唯一能够陪伴你一生的人,只有你的配偶,夫妻关系必须是你的第一亲密关系。否则就会产生婆媳矛盾或恋子情结的问题,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2.夫妻相处模式原理
我们寻找恋人,其实是在寻找一个理想父母的形象,因为我们来到世界上最先爱上的人就是父母,只有与父母相像的人才能唤醒我们内心爱的感觉,而我们与恋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也都是在重复我们与父母间的相处模式,幸福的人会重复幸福,痛苦的人则会重复痛苦。
3.夫妻相处指南
亲密关系相处的最大价值并不是遇到事情时的辨清事实,甚至不是提供解决办法,而是交流彼此的感受。
三、如何认识并处理好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1.关系投射
我们每个人对待孩子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内在小孩”的渴求对现实孩子的投射。父母通常打着孩子的旗号,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2.给予孩子合格的爱
无条件的爱就是在心中建立一个安全岛,使孩子自信勇敢的探索世界,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他受到怎样的拒绝与伤害,爸爸妈妈会无条件的支持他。而父母对孩子的积极关注能使孩子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爱的。
3.给予孩子自由
不包办就是在生活中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并鼓励孩子以自己的生命力量战胜成长中的挫折。不控制则会使孩子会成长为遇到困难愿意向父母寻求建议,同时又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不施压则是不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过度的褒奖或者惩罚,而引导孩子看到学习本身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