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好的学习方法,会有选择地让孩子用吗?

#个人成长   #青少年学业辅导   #身心成长  #父母成长驿站

朋友的孩子7岁,因做教育项目的原因,她会有意识地根据孩子的天赋特质进行培养,比如去年根据孩子的体质换了画画的老师、写日记、长笛,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今年秋天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养成、超前学习。朋友会坚持听一个老师的直播: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觉得好的方法都会要求孩子照着做......

朋友是很多家长中的一员,在意孩子的学习,且为了孩子的学习会不停地自我学习与成长,我非常佩服。在与其交流过程中,发现在整个过程中重心在于“我认为这个方法好要让孩子用”,没有关注到:这些学习方法适合孩子吗?有考虑孩子的特质因人而异吗?所谓的“好方法、好习惯”,如果与孩子不匹配,是否影响孩子本身天赋特质的发挥......

现如今,我们发现会有很多老师(不同学历、不同背景)通过相应的平台分享学习方法,假如是您是家长,听到好的学习方法后会如何做?

与其照搬,我更建议:先筛选,挑选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其使用

黄晓明有句经典的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案例中的妈妈也是如此,她把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告诉孩子,让其严格执行,却忽略了孩子的特质,您认为好的却不一定是TA也认可的,而这种冲突与抵触是会影响孩子的状态以及学习效果的。

“发现好的学习方法”-“用出好的效果”-“变成孩子专属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学习力打造的过程:

 首先,家长要清晰自己以及孩子的模式,而且在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时,关键点在于孩子的模式(教养模式/学习模式/沟通模式),而非自己的。教育的重点在于“匹配”;

 其次,有一句话“改变是痛苦的,成长是快乐的”。我们常会因为前一句而放弃,也就体验不到后一句。如何让孩子接受并坚持使用新方法呢?强制是一种手段,而最好的方式是:让TA去体验(比如先试用一周),感受到“好”自然就会改变并坚持

 最后,可以引入“复盘”的概念,引导孩子体验及找到“心流的模式”,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的事,那么想要的结果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