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热播剧《风起洛阳》引起人们的争议。原来大家对剧中咏梅饰演的武则天形象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吐槽剧中武则天穿着素服、长发披散的造型过于暗淡,不符人物原型。而有的人则认为这个随心随性的造型最贴近真实的武则天。在以往无数的影视剧作品里,很多女演员都挑战过武则天这个角色,她们有扮演得妩媚的,也有威严的,各自也有都诠释出了不同的味道。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是什么样呢?在以往的影视作品里,又有多少还原了她真实的历史原型呢?日本东亚历史研究学者气贺泽保规所著《则天武后》一书,本着不贴人物标签,最大限度还原客观史实的原则,立足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基本史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人物內心,采用小说式,故事性的手法来诠释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武则天形象。
书中谈到了武则天的2个故事,与我们过去了解的不一样,又新颖独特。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外国人考证到的武则天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生卒年之谜
对于武则天的年龄,历史上有三种说法,分别是《资治通鉴》的81岁、《新唐书》的82岁、《旧唐书》的83岁。都是正史,到底按哪个来呢?首先是武则天的卒年是史实确定的,即神龙元年(705年),但是生年是各抒己见,因此要搞清楚她的年龄,主要是要分析出生年。
作者从独特有趣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选择了83岁,下面来看看他是怎么分析的。
武则天的母亲嫁给其父亲的时候,已经42岁了,是唐初武德三年(620年),这在当时的唐代,已经算是属于步入老年的行列了。但是她又接连生了3个女儿,就算是现在,这也属于高龄产妇了。一般女性过了45岁已接近闭经期,妊娠比较困难。因此保守推断,其母亲婚后第2年,在43岁(也就是621年)生的大女儿,44岁(622年)生的武则天,45岁(623年)生的小女儿。
因此推其生年为622年,卒年为705年,年龄为83岁。
说武则天83岁,还有一点,她和高宗的年龄就相差了5岁。把不谙世事、单纯的高宗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个年龄差也是刚刚合适。
从这两点来推断武则天的年龄为83岁,的确是比较有意思又贴近生活。
二、感业寺出家之谜
不论是影视剧还是历史传记,都说过武则天在太宗死后,去了感业寺出家为尼,后又回宫中,总共是五年。但这五年是《资治通鉴》一笔带过,并无具体说明,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武则天又回宫了?而作者翻遍了当时当地的地志,均没有感业寺的任何记载,只有一个武则天母亲杨氏继承的道德寺与武则天有关系。按理说与太宗和武则天意义重大的寺庙,不应该有详细记载吗?这些种种疑点不得不令人下遐想连篇。
经考证和分析,作者还原了这空白五年的情况:太宗生病时,高宗前去探望,初见床边伺候的武则天(那时她还是一个小才人)。武则天略施手段,便把高宗迷得七荤八素。
但是,毕竟武则天是父亲的女人,他们在一起是不被道德所允许的。但高宗实在是太爱武则天了,因此在太宗死后,为了让武则天与过去划清界限,高宗就让她在形式上出家为尼。出家地点就安排在道德寺。后面玄宗为夺取儿媳杨贵妃,安排她出家估计就是效仿的这个。
在武则天出家为尼这段时间,高宗经常找借口到杨家的道德寺与她密会,一来二去她就有了身孕,高宗就悄悄把她接回宫中,并于652年生下一个男孩,就是李弘。到此,宫中人才知道武则天的存在。当时高宗的皇后王氏因为和萧淑妃争宠,便接受了武则天进入后宫,封为昭仪。自此,武则天便正式与过去划清界限,正式成为高宗的妻子。
因此作者认为,感业寺及其相关的一些故事,不过是武则天为了给自己一个正规的名分,对过去进行重新粉饰罢了。
众多的文人学者,有的甚至终其一生都在探寻武则天这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说她暴虐,有人说她睿智,有人说她是女中豪杰,古往今来,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武则天的无字碑,是想要告诉世人,她的功与过就留给后世人去说吧,因为那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页而已。
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在所著的《则天武后》一书中说:“为了尽量深入她的内心、感受她心灵的波动,我不止三两次被她惊人的活法折服、弹飞。后来被友人揶揄'好像气贺泽亲眼见过一样……',但是说心底话,我自负绝没有瞎编乱造。”如果你想认识真实的武则天,来到她的身边体味她的一生,不妨读读本书,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