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力,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它是一种能够影响一生的基础能力。对于低幼龄的孩子来讲陪养理解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训练孩子听懂指令
所谓的听懂指令,是指孩子能够正确的理解你对他说的话,并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对于孩子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一步指令,对一岁左右的宝宝应该能听懂一步指令,如“宝宝洗手”
2、两步相关指令,对两岁的宝宝可以训练两步指令,但这两个指令必须有关联性,比如“宝宝拉起袖子,洗手”
3、两步非相关指令,对两到三岁的宝宝就可以训练他们非相关性的指令。比如“宝宝上厕所后去洗手”
4、复杂多步指令,对三到四岁的宝宝就可以训练他们多步指令。比如“宝宝上厕所后去洗手然后吃饭”
二、利用亲子阅读增强孩子理解能力
近年来各国教育体系越来越重视幼儿阅读,纷纷提出了类似“学前1000本书”的倡导活动,亲子阅读也得到了妈妈们高度重视。那要如何通过阅读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呢?
1、玩书,把书当成玩具使用。很多妈妈会困惑何时才能给孩子买书,其实当你准备给他买玩具时,就可以给他买书啦。你要相信孩子可以理解玩具如何玩,就具备了理解书如何玩的能力。
2、看图说话,引导孩子去观察图片。低龄孩子的眼神要想聚焦在某一事物上一段时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所以当你让他看书时,他可能根本不知道看什么,这时就需要家长用指读的方式,引导他去看你告诉他的事物,训练他学会眼睛聚焦。这项能力的培养对孩子长大一些后的专注性有很大好处。
3、建立相关性,等孩子能够聚焦你所示的内容后(其实只要他在留意就可)后就可以告诉他相关内容。让他逐渐把听到的内容和看到的图片产生联系,这样他就可以建立起关联。
4、理解故事,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坐定听你讲故事了,这时他的大脑就开始运转去理解故事。在这是个时候,不要心急的去考他,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去讲故事,只做输入就可。
5、复述绘本,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某一天你会忽然发现孩子能够复述故事了,虽然还不完整,但孩子的输出功能已经开启。
6、对文字感兴趣。又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会指着书上的字问你“妈妈,这是什么啊”。这时说明孩子开始对文字感兴趣了,这时你就可以开始文字指读了,让孩子在听故事时学习文字。(进行双语教育的宝宝要开始区分不同语种的绘本了,最好不要用双语对照的绘本)
7、独立读绘本。当孩子的阅读积累到一定能力阶段时,孩子会开始独立阅读。有很多家长却不太清楚这点,反而会担心“宝宝以前很喜欢我讲故事的啊,可现在不让我讲了”,其实是孩子有了独立阅读需求。这时我们要做的是把好关,对于他能独立理解的放手让他自己去读,对于难度大的引导他阅读。
三、应该注意的几点
1、从出生开始,建立联系。在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说话的指令性语言是否符合他的年龄;在日常多使用他已经理解的词汇,加强新词汇的引入,并且和旧的进行对比使用,让孩子的大脑将其建立联系。
2、学会提问,调动全感观。一岁左右开始就要尽可能的调动孩子的各个器官去体验。比如在阅读时让他去触摸书本,这会让他立体理解,家长要学会提问引起孩子的兴趣,这会让他记忆更深。
3、记忆电影,学会输出。不要读完结束,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回放,讲述一下看过的内容。如果孩子的表述能力还不够强,可以让他用画出来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都得到锻炼。
4、引导推理,引入上脑。在阅读时进行推理,采用开放性的结局,让孩子用自己的理解去完成故事。和孩子约定两个手势,如听的懂举两个指头,听不懂举一个指头。在看绘本或发出指令后,可以让孩子表述给你看,这样可以引入孩子的上脑,去思考自己究竟懂不懂,因为有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他们听不懂,有很多孩子上学成绩不好,也是因为没明白,所以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究竟懂不懂,是有益于他们以后的发展的。
孩子的理解能力培养是个长期过程,这里的两个方面主要是针对低幼孩子的理解能力启蒙。身为人母,对孩子的培养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学习的还很多很多,让自己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