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位于四峡川道西南,为道门十大洞天第五洞天,五岳丈人宁封真君道场,自张道陵祖师传道以来,历代掌门不乏羽化之辈,高道辈出,至蜀中道门之牛耳,乃蜀中求仙问道之人梦寐以求的仙家福地。
青城山下有座城,叫青城。
青城还是城的时候,就有了山,青城成山之时,就有了城。
青城是大城,来往之人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这得益于蜀地多产奇珍,商贩往来,再加上青城山为仙家福地,来往的人都愿意来山脚下沾点仙气。
一月三日,酉时。(点击此处查看“酉时”)
每到这个时候,商人们跑完了货、脚夫们干完了活、连猪肉店的屠夫也造完了杀业,大家不约而同的去了一个地方——茶馆。
当然,来这不是为了喝茶,(就像你出去洗澡,不是真的去洗澡一样)
为了听书。
一个茶馆的精髓就在说书先生身上,书诺说的好了,喝茶的人自然就多,那怕你上陈茶甚至是高碎,他们都会来听,书诺说的差了,你上好茶,用青瓷,开半价都不会有人来。(点击此处查看“高碎”)
大家都是来听个热闹,至于茶怎么样,小老百姓们哪里品的出来。
开茶馆的显然是个聪明人,花了大力气将茶楼里的一位很有本事的说书人挖了过来,连同喜欢听他说书的客人自然一起过来了。
说书的人姓范,眉目方正,年近不惑,自称是荆楚人士,却操着一口地道的川话,少年的时候走过江湖,虽没闯出名气,但却随一位艺人学了口技,能模仿不同人说话,再加上走南闯北涨了不少见识,这就有了说书的谈资和技艺,在这青城一说就是近十年。他喜讲江湖秘闻,偶尔也讲乡野志怪,在这青城很有名气,有不少年就是听他的故事长大的。
按理来说这样的人茶馆是请不到的,人家一般都在茶楼里,但凡事总有意外。
这范先生有个毛病,也不算是毛病吧,他喜欢讲一个故事讲到一半,在最精彩的地方没了下文——留着明天讲。(断章)
不止如此,他还喜欢拖,一个半个时辰能讲完的故事,他要讲两个时辰,分四天讲。(灌水)
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很简单,毕竟说书人也要吃饭,茶楼是按来的次数收钱的,逼你多来几次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讲的精彩。
不过每次断章的时候,都有不少人在问候范先生的祖宗十八代,但也不至于生出事端。
但这世上总不缺乏意外。
那天,范先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然后断了章··········
据说那天很多听范先生故事长大的人都想骂娘了,不止如此,他还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说现在给钱,不然明天不讲。
然后就出事了,在座的正好有个江湖草莽,这仁兄也是个性情中人,直接拔刀逼范先生往下讲,范先生也是混过的,很硬气,直接就说“劳资就是不讲,有种你砍我”(话不一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
他就被砍了,
当然没砍死,养了几个月的伤。
那草莽砍完范先生不说,还砸了茶楼的座椅,撂倒了十几个护院,伤了七八个客人后扬长而去,事情闹到这一步,茶楼的招牌算是砸了,难辞其咎的范先生也没脸在茶楼混了,只好来了茶馆。
台上的范先生清了清嗓子,一拍惊堂木,见到所有人都看了过来,便开讲了。
“各位,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那郑家郑老爷子中邪的故事。
郑家在咱青城也是有门面的大户,自从郑老太爷白手起家开始,以富贵三代,安享荣华,但就在七天前········
郑家出现了一件怪事,
那天夜里,郑府中有个丫鬟起夜,结果听到范老爷子府中有奇怪的声音,像是很多支脚再爬···········
她大着胆子,走近了过去看,
突然!从房中探出一张青面獠牙的怪脸,朝着她“嘿嘿”狞笑。
眼前的一幕只骇的她魂飞魄散,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
第二天,郑老夫人问她为何晕倒在老爷们门外,丫鬟如实告知,郑老夫人素来不信鬼神,只当她是犯了癔症。
可自从那天起,郑老爷子身体开始每况愈下,前三天还勉强能下床,后来只能躺在床上,脸色灰白,不进食水,眼见是活不成了。
郑家人慌了,但嫡子郑成离家经商未归,郑老爷子又昏迷不醒,一大家子也没个主心骨,鸡吵鹅斗了半日也没人能拿下个注意。
这时,庶出郑冲站了出来,据说为救父亲去求了青城山的上的神仙,回来时跟着一位仙长,那仙长鹤发童颜,年近七旬却龙行虎步,不见老态,端的是仙风道骨。
还没到郑家,那仙长便望见了青城中上的妖气,断言这是被有道行的妖物祟上了,妖物本体不在郑家,与郑家要了几斤朱砂,去城外降妖。
据跟着去了郑冲说,那妖物是一条巨大的蜈蚣,有两丈来长,那仙长手持金钱剑,斩雄鸡作法,引了一道真符才降住妖怪。
那妖怪已有道行,修出了一张人脸,能口吐人言,直言自己是遭了郑家的迫害,
原来,郑家曾在一段日子里大酿蜈蚣酒,害死了很多它的子孙,它气不过才出此下策。
仙长念它修行不易,就留了它一命,但让它发誓日后绝不能伤人性命,否则必遭天谴,那妖物拜谢之后方才离去。
回到郑家,又生了变故,原来是郑老夫人在城外发了榜,以五百两白银求他人降妖,揭榜的也是个道士,异常的年轻,不及弱冠之年,我观他身上一股子戾气,不像个修行的道人,倒像个打家劫舍的匪类。
这道士我是见过的,似是近日才来青城,似是饿得狠了,眼睛冒着绿光在几家食铺酒楼转悠,怎么都不像有道之士,到像个游方的骗子。
接了榜,那道人来到郑家,便说此事不是妖物作祟,只不过是中了毒,这道士骗术不精,年纪轻轻便口出狂言,说自己斩妖无数,绝不会看错。
郑家人自然不信,那道士便像摸像样的解了毒,不料郑家老爷子竟然真的好转了,这时恰好哪位仙长随郑冲回返,双方对峙,才揭露了真相,原是那仙长降了蜈蚣,才解了郑家老爷的劫难。
那恶道不服,还要胡搅蛮缠,仙长不得已亮出身份,言明自己是青城山上下来的,青城山威名远镇,那恶道听得青城山三字,脸上就变了颜色,灰溜溜的离开了。
郑老爷子好转,听罢事情经过,十分惊讶,言明自己从未酿过蜈蚣酒,那这蜈蚣酒从何而来呢?
本以为是妖性狡诈,可谁知郑老爷子见郑冲脸色不对,一加逼问,郑冲竟道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大哥郑成为了牟利,在外面私开了一家铺子,专卖蜈蚣酒。
真相大白。
郑老爷子极其愤怒,私开铺子还祸及家门,反了家规也损了孝道,他誓要把郑成赶出郑家,至于后续如何,要等郑成回来才见分晓。
此间事了,郑家对那仙长十分感激,予了那仙长五百两白银,仙长再三推辞还是收下了。
今日就说到这里,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