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西溪湿地逛了一整天,印象最深的有几个地方,其中之一就是有名的高庄。
去杭州的人很多,去杭州西湖的人也很多,单去杭州西溪高庄的人大概不多吧。高庄又名西溪山庄,是高士奇的宅第,其实高庄很值得一游,这里不仅有着江南园林的秀美建筑和小桥流水,还有着有趣的传说故事。
话说当年,年轻的康熙途经刚翻修过的关帝庙,不经意间看到匾额上写着“天子重英豪”几个大字。康熙就问:这是谁写的啊?左右答:这是那个落第的高士奇写的啊!
当时,高士奇在京城谋生,他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科举考试好几次落第,再加上他父亲突然病故,日子过得相当落魄,所以他只能靠在庙市上卖卖字画来混口饭吃。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1671年,年轻皇帝康熙,为了巩固清王朝,大大加强了文治。特命翰林院对高士奇等人专门进行考试,这一次高士奇如愿荣登榜首,供职翰林院。
现在想来,就像现在的人考大学没有考上,又重新对他进行补考,正常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但应该是康熙喜欢了高士奇,才给了他“补考"机会。
想想也是,你想啊,当康熙看到“天子重英豪”几个字,是不是很高兴?这说明自己这个皇帝当的高明,能识人用人阿!懂得重用英雄豪杰啊!
再一听说写这字的是一个落榜好几次的家伙,都混到卖字为生了,居然还对皇上如此信任,一点也不怨天尤人,妥妥的满身正能力啊!这样的青年就该提拔重用啊,于是就有了针对高士奇等人的专门考试了!随便猜猜,结局肯定是很好的!当然高士奇的命运就此有了转机。
高士奇后来深得皇帝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公元1684年,高士奇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这位当年的穷书生逐渐成为朝中呼风唤雨的头面人物。
公元1689年春天,康熙帝南巡,在巡游了西湖与灵隐等名胜之后,骑马至西溪的高庄。康熙命随从留在桥头,只让高士奇一人陪驾,乘小船到高庄观览游玩。
康熙帝非常喜欢西溪山庄,高庄周围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康熙帝对高庄赞不绝口,挥笔写下“竹窗”两个字,还乘兴写下一首诗:“花源路几重,柴桑出沃土。烟翠竹窗幽,雪香梅岸古”。
康熙帝驾临高庄,并且,只让高士奇一人陪驾,是清朝皇帝对汉族官员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满汉文化的交流。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时刻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成积极正面的。就像高士奇进京赶考失利,最后又很穷困,从一位富二代沦落为卖字为生,估计此时大多数人开始抱怨了吧,抱怨时运不济,抱怨皇上的高考不能真正选拔人才,你看,自己这种人才都落榜了哎!
高士奇在庙宇的题字,给康熙的感觉应该是:积极进取,正面向上,不埋怨不抱怨,相信皇帝,相信政府,相信未来。
看来真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充满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