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因果,人与人关系的建立,显得那么充满偶然又似乎必然——我们的朋友参与我们的生活,改变了甚至塑造了我们的生活。
最近启发很多,想说资源变现这件事,其实观察一下会发现,成功的一般有两种人,本身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用很长一段时间积累了自身的人脉资源和个人影响力,当有一个好的资源变现机会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之前的积累迅速起盘。
而另一种,是普通人喜闻乐见的草根逆袭故事,客观来讲,草根逆袭确实存在,但这样的草根也需要具有几个相同的品质:要有可怕的勤奋、要有够厚的脸皮、要有破釜沉舟的魄力。
前者先积累资源,后找变现机会,后者遇见变现机会后拼命找资源。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既不是第一种人,也不是第二种人。
更遗憾的是,他们还会期待自己能莫名其妙的拿到结果,把筹码压在了这个机会本身,仿佛某个机会犹如天神下凡,大刀阔斧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实际上机会只有在对的人面前,才能称之为机会,如果你啥也没有,那就啥也不是,可能还会被割一茬韭菜。
现代人总是把焦虑、迷茫、无力感挂在嘴边,其实这些问题都是表象,这并不是造成现在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我们只是用这个事情来掩饰或者逃避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
关于你想要的一切,你配吗?
我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我配吗,如果不配,怎么办,现实中我们总是高估了自己一年能做成的事,而低估了自己五年内能做成的事,输在没有建立好做一个长期主义者的心理预期。
可能是我们太渴望成功了,花了很多时间去找捷径,到头来发现捷径却是最大的弯路,但捷径也有好处,可以狠狠的给我们上一课,然后把我们打回原点,老老实实重头来过。
很多文章写过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所以一个富足的家庭能给孩子最有价值的到底是什么?我想,不是金钱,不是平台,也不是教育,当然这些也很有价值,我们另当别论,但最有价值的,应该是,那份不慌张的底气,这个东西装不来,透在骨子里。
什么叫慌张,最近很流行一句话: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万种慌张。”
那如果有很多银子,不需要慌张的孩子呢?
事实是,他们反而能按自己的意愿活着,做出人生选择的时候,最大参考标准不是利益,而是兴趣所在,心之所向。
这个事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当一个人能排除“这件事能获取多大的利益”,“这件事能否在短期内获益”……诸如此类的干扰之后,反而能心无旁骛的深入进去:玩儿。
玩儿着玩儿着,一不小心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许打跟上一开始也没想着指望这事儿赚钱,结果却赚的比谁都多,气人吗?
是,这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悖论,也绝不会公平。但我们也许可以试着不再慌张,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毕竟我们还有很多个五年,还有很多改写命运的机会。
不如,就在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