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以文会友,今有以貌取人,我却是以名度人。
每当见新一拨学生之前,我总是喜欢先就学生的名字做一番功课。总会有让眼睛一亮或者怦然心动的名字出现,今年依然如此!谢松灵的名字,好听,特别。
看到这个名字,我瞬间想到了谢灵运!对,就是那个高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诗人,就是那个穿着木屐羽化登山的翩翩公子。之后,又想到了他对曹植无与伦比的夸赞,同时也捎带着毫不吝啬的赞了自己一把。康乐公如是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这般的慷慨与霸气,舍其还有谁?
谢松灵会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是沉默多一些,还是张扬多一些?是喜欢高歌美景,还是毫不客气的自我表扬呢?我心里盘算着:谢松灵如果是男孩,相必很清秀;如果是女孩,定然古灵精怪。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才气自然不在话下,我想。因为我们不是有句古话,叫做“人如其名”的么?
开学第一课见到了松灵,是的,人如其名——清秀文气!了解一点,知其不善表达,略带南方口音,总是将二说成呃儿;熟识一些,又乐他沉静之余还充满了孩子气——他不无得意的说,初中之后我姐姐就再也没有超过我啦!
我向来喜欢踏实肯学的学生,松灵就是这样的学生。我教书六七年,请我单独为其再读一遍课文的学生,只有松灵。那天是我的晚课,我在两个班匆匆忙忙读完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临走之前,我习惯性的说了句:有问题的同学,请过来问一下。松灵向我走了过来,我以为是他不确定某个字音,需要和我再确认一下。因为就在前几天,他还说自己声调有时候标不准确。谁料,他竟然是请我再为他读一遍课文。准备离开的我,索性安静地坐了下来,我读,他听。
我一向欣赏思维严谨的孩子,松灵就是这样的孩子。记得那次关于采桑女的悲剧婚姻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同情的探讨中:良生再次掉进自己所挖的“坑”里;呆萌睿也被同学们的追问逼的自乱阵脚;张大嘴儿呢,又倔强地提出了他的“一半一半”理论……就在此起彼伏的争论声中,松灵不紧不慢的站了起来,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采桑女那么善良,并没有做错什么,可是却要她无情地承担因别人错误带来的后果。
松灵的文字虽没有鸡汤悦的甜度,也没有恒基文的力量,却有着自己独有的味道——活泼而温暖。松灵文字里的老师都可爱,都温暖,像天使一般;松灵笔下的罗同学灵活多变——可以是唐僧大哥型的,也可以是找乐猪八戒型的。读完松灵的文字,我都怀疑他笔下的罗同学是不是我看到的罗同学?
有人说,最美丽的是故乡,最憧憬的是远方;有人说,回不去的是故乡,到不了的是远方;有人说,踩在故乡的土地上,憧憬着诗意的远方,才是真实的生活!
不知松灵的名字和“松灵盖近低”这句诗有无关系?
转学前,松灵特意到办公室留了一封信给我。纸短,情长。
期末时候,松灵qq留言说,下学期有惊喜。我回,你是不是要转回来念书。他答,暂时还要保密,嘻嘻。
又过了半年,松灵留言说学习很累,且让我帮着修改一篇文章。当然,我乐此不疲!
只是,至今,我们没有再谈起那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