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聪明人的“棉花糖实验”
一说起“自控力、“延迟满足”,就会想起历史上最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196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者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待在一个小房间里,每个人的桌上摆着都摆着一块棉花糖。然后告知孩子们: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待15分钟,待研究人员回来,就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
实验的结果是,绝大部分孩子没能忍住,而那些等待了更久的孩子得到了双倍的棉花糖。而18年后的跟踪调查发现,那些拒绝了眼前棉花糖的孩子,在人生的表现更为出色。比如考更高的SAT分数、拥有更好的身体状态,也比别的孩子有更强的竞争力。
也许你会说,连成人都无法抗拒眼前的诱惑,更别说牙牙学语的孩子了,等他们长大一点就好了。
但情况真的如此吗?虽然从外在表现上来看,吃掉眼前的棉花糖的行为,与与拖延症的症状相反相反,但它们都是自控力缺失的一种表现。
为了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会十分看重“眼前利益”、“及时行乐”的价值,现有行为对未来的影响。
所以在这一“人性弱点”的指导下,我们会倾向于享受当下的刺激,而忽视它对未来的我们不利的影响。比如周末时爆肝熬夜刷剧,而选择将毕业论文的修改拖后;比如吃掉眼前热量爆棚的炸鸡,而忘记自己正要节食减肥。
与此同时,那些对我们未来有好处的,但是需要付出长时间劳动,却无法满足眼前利已的行为,就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推迟了,比如锻炼、比如读书、比如学习新技能。
而智能时代最大的真相就是,无法推迟延迟满足感,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02 张一鸣和他的流量帝国
2019年4月18日,《时代》(Time)杂志公布了2019年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
南开大学著名校友、今日头条和抖音的缔造者,1983年的张一鸣就位列其中。
他接受采访时,就说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延迟性满足。后来,他就创立了流量帝国抖音和今日头条。
在张一鸣成名之后,有很多文章都在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他”。虽然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对他的评价却出气地一致:“犹如机器人般理性”。
在南开大学读书时,同学眼里的张一鸣,就如机器人一般流程精准。不玩游戏、不参加任何娱乐,也不会费尽心思地与他人拉近关系、搞人脉。
他一直都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他奉为圭臬的“延迟满足”,就是是为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
从反任性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不断克服自身弱点,蓄势待发,从而谋取未来的长远利益。
用一句话概括最为贴切:“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有意思的是,在张一鸣的今日头条刚做出雏形时,就有很多投资界大佬试图收购他,包括腾讯。但是张一鸣都拒绝了。
张一鸣说:“同事和我讲,他加入今日头条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我当然也不是,多没意思"。
也许你会说,富人有能力做出选择,把握自己的注意力,但是我们普通人根本无法做到啊。而且智能时代,接触更多的电子设备,不是为了适应潮流吗?
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呢?
03 智能屏幕后的精英团队
21世纪的中国,我们周围无时无刻不被大屏幕、小屏幕围绕。
微博、豆瓣、知乎拥有无穷无尽的八卦新闻、小道消息;各大视频网站自动播放电视剧集,连片头片尾都给掐了,无缝衔接下一集;社交app鼓励用户不停筛选,左滑右滑下一个,不停寻找下一个更好的人选。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app和社交网站上受益,但是难得是能够立刻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不要自责,因为绝大部分普通人,真的无法抵抗它们的诱惑。因为电子产品小小屏幕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如张一鸣们天才的努力工作,就为了让你多在产品上停留一秒,顺便瓦解你的自控力。
再大洋彼岸的美国,情况一样不容乐观。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支持的一项划时代大脑发育研究涵盖了超过1.1万名儿童,其初步结果显示,每天看屏幕超过两个小时的儿童,在思维和语言测试中得分较低。
最令人不安的是,这项研究还发现,长时间看屏幕的孩子大脑出现了变化。在一些孩子身上,他们的大脑皮层过早得变薄了。有一项研究发现,在成年人当中,屏幕使用时间的长短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关联。
硅谷巨头们一直在齐心协力地迷惑公众。他们告诉穷人和中产阶级,屏幕对于他们及其子女很好也很重要。
全球的科技公司,都在试图告诉我们,要多使用电脑、手机,为了给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但那些真正试图推广这样一种生活的精英人群,却不让自己的孩子花这么多时间面对屏幕。
在硅谷,盯着屏幕认为是不健康的做法。而最受欢迎的小学是当地的华德福学校(Waldorf),该校承诺提供一种回归自然、几乎不会用到屏幕的教育。
人跟人的接触,变得稀缺;而人和机器的交流,却被当作是常态。
04 多巴胺的魔咒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曾经写过一本《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
在书中,分析了多巴胺和虚假幸福之间的关联。
当我们的大脑发现获得精神上的快感的机会时,会产生多巴胺的分泌,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幸福或奖励带来的感觉,而是多巴胺带来的冲动,是欲望,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与幸福。这宛如一个“多巴胺的魔咒”。举个例子,人们不断刷新手机,在网上点开QQ回复无意义的对话,带来的更多是刺激,大脑想要的更多,就会不断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又使人们不断重复这一动作,但多巴胺本身并不能带来任何快乐。
欲望是一种假象,你以为满足了欲望,就会得到快乐,但其实你只会在追求欲望,追求刺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神经营销学的崛起,就是来源于这个原理。当大脑分泌多巴胺时,我们往往很难抵御外在的诱惑,如果这些诱惑变着花样地攻击你,比如那么沦陷往往就无可避免了。打折促销对于精明的主妇,新品套餐对于消费者,快餐店的香味对于走过的行人,都是上述原理的体现。
但正如硬币都有正反面,在现实生活中,巧妙利用多巴胺的分泌,也可以改善人们的拖延症,让自己完成一些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如及时完成工作可以给自己奖励一个甜美的蛋糕,或者带上枯燥的材料到新鲜有趣的环境里完成。
总的来看,多巴胺让人们追求快乐,但不能给予人们快乐,并且会让我们在追求过程中产生压力。这就需要我们区分欲望和快乐,欲望本无罪,也没有善恶之分,它也许只是为你提供多种可能性,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被诱惑牵着鼻子走,偏离本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