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3、品味“蹲,披,露”“碧绿的,雪白的”等词语用法。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蝌蚪的第一课时,认识了很多生字词语,还熟读了课文,明白了文章的大概内容。谁来说说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出填空题)大家一起说说。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主要描写了( )找( )的过程,它分别向( )、( )打听了妈妈的下落,最后在( )找到了妈妈,还和妈妈一起去( 。)
教师顺手贴上鲤鱼,乌龟的图片。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我把我们的小蝌蚪请出来
1、出示海草图,贴一只小蝌蚪,这是??书上是?贴一群小蝌蚪图。
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的?自己来说说。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段)
一起来读,老师对照黑板贴图,做动作。
2、你感觉到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小蝌蚪?从哪里看出来的?
3、那你能快活的读一读吗?指名读(很快活,很自由)
4、我们还说会说谁快活的干什么?
5、我们就是这群快活的小蝌蚪,一起来游一游吧。(师生一起读第一段)
学习第二部分
1、快活地游来游去,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贴小蝌蚪后腿图)
手势指示学生读小蝌蚪,师读旁白,和鲤鱼妈妈的话。
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他们的话?看插图。
那我们高兴的来问答吧。(只对读对话)
2、就迎上去。可以换一个字吗?游,追上去(不符合插图)。比较一下(迎接之意,快乐的迎接)。体会用词语的准确性。
3、老师抱着本子刚走进教室,我赶忙,,,(生说)
对面的小付摔倒了,我赶紧………(生说)
学习第三部分
1、好吧,鲤鱼妈妈让我们去那边找,走走走,我们小蝌蚪游哇游,,,,(贴图,两条前腿图)
师读旁白,乌龟,手势,生读小蝌蚪。
你们觉得咱们读的怎么样?为什么?(连忙,叫着。乌龟笑着说)
2、师生对读(老师主要运用,手势,和引读来衔接)
师:他们看见一只,叫着………(走到学生跟前指名学生读)
老师读:“我不是…………”
我也想当小蝌蚪,连忙追上去,追到一个学生跟前“妈妈,妈妈”
学生接读乌龟妈妈的话。
学习四部分
1、哎,妈妈还是没找到。妈妈到底在哪呢?小蝌蚪游娃啊,尾巴变短(贴图)
2、妈妈什么样?画下来。(出示句子)对比一下发现了了什么?
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瞪着)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书上,青蛙可爱,特点鲜明)
小蝌蚪看见了妈妈叫着:“…”(生读)
师接着读对话。
你现在是小蝌蚪,你叫我,,,
我现在是小蝌蚪,你是妈妈。
(一起来,师生)齐读,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蹦上来会对妈妈说什么?
手势,师引着读第六段。(贴图变化)(尾巴已经不见了)
三,总结提升
1、梳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一生
运用课本第四页把图片连起来,再讲讲故事。(视频,蝌蚪变青蛙)
2、文章把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写得都很可爱,作者为什么把他们写得这么美呢?
最后一句,青蛙是益虫,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很多很多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