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你也许需要寻求帮助了。是的,你没有想错,是你自己要接受帮助,而不是你的孩子。
自从公鸡爸爸离开故乡上海,成为一名居住德国的奶爸之后,义无反顾地钻入了德国妈妈爸爸群中。我参加过女儿的全部家长会,经常与幼儿园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朋友聊孩子。出现问题后,也与老师密谈过几回。自从弟弟出生后,我目前开始面对一个近一岁的男孩,和一个四岁半、自我意识极强、超高需求、与我一样倔强的女孩。
说起育儿理论知识,我们80后,90后的父母大多都一套一套,许多朋友能把我说得一愣一愣的。市面上各种育儿书、所谓的专家公众号、鸡汤贴在今天自媒体时代满天飞。所有我看到过的,仿佛都讲得很有道理。
可是全职妈妈或爸爸们,在孩子们不听话、不讲道理、公共场所中乱哭乱叫或者暴跳如雷的时候,是否有时候会和我一样,想要打下屁股、拍个手心,甚至有时在熊孩子的小脑瓜上弹那么一下?
也许还是有的吧。毕竟我们的耐心不是无限的,每个人总会到那个点上的。
也许在周末的时候,在孩子们清晨5点起床兴奋地拥抱新一天的朝阳时,你知道自己已经睡不成了。别和我提什么睡懒觉,“懒觉”是什么东西?为人父母的词典里有这个词语吗?
然后,也许今天也有满满的计划,当然是出门陪玩的计划。否则孩子周末闷在家中,你让他们在房间里无聊得发慌,然后自己也会被他们慢慢地逼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去,必须得出去。
当你约好朋友,准备停当各种吃食饮料、今天翻牌子要抱的宠物熊、各种纸巾尿布应急品,甚至擦干净了弟弟那一泡出门前必拉的屎,女儿仍然在一边抱怨裙子是蓝的,不是粉色的,她今天不要不要出门了,继续耍脾气哭叫胡闹。
当你驱车上百公里带他们去看吵了几天要看的老虎时,女儿却嚎啕大哭要吃冰激凌,始终肚饿的弟弟也在一旁附和着大哭大叫,动物园的老虎在冷清的角落根本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到底来这里要做什么的时候。
当你累了一天回到家,女儿不愿意洗澡,不愿意刷牙睡觉,对你的劝告充耳不闻的时候。
也许就到了那个点上。
两个小屁孩,怎么就能把我们成人搞得头头转呢?有那么一次,我可真没忍住。
事后我很沮丧,觉得自己是个差劲的爸爸。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伤害,更不希望伤害来自于我。于是我和一个朋友联系了,她是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德国的幼儿园、小学里都有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前者进行学前预备教育或授课,后者则更注重于孩子的发展和人格教育。
她先问我:“你觉得你对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构成物理威胁?“
我很肯定地回答:“不会“。
她又说道:“你如果觉得自己需要寻求帮助,可以去比如教育咨询机构,或者去专门的父母咖啡店,向别的父母寻求倾诉,也可以去看心理医生。记住,揍孩子表现的无非是父母处理问题上的无能,你不会希望‘暴力’也成为你孩子长大后处理问题的方式吧。“
当然不会,这个世界上暴力从来就没有解决过任何问题,它只是抹消、熄灭了问题的对方而已。没有人会希望赔上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再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就一定会去寻求帮助。
《德国民法典》第1631条规定:“所有的孩子,都有权利享受没有暴力的教育”。而且他们对于执行这条法律条文,异常认真。
所以在德国,如果你打骂孩子成了一种解决冲突的习惯,即使只是很小的肢体接触,一旦有邻居或路人报警,很可能青少年保护局的人立即就会来问责你,并可以带走你的孩子,剥夺你作为父母的养育责任,转由国家的专人来抚养你的孩子。
德国华人圈子中有过先例,骇人听闻但确有其事。一旦孩子被认定生活在父母暴力的管教中,即使只是打打屁股,弹弹脑袋瓜,也晚了。
孩子十二岁以上,可以自己跑到青少年保护局,或者直接报警告知父母打了他。即使是轻轻地一记耳光,罚起款来也是一千欧元。
我曾经说给上海的发小听过。朋友很震惊:“干嘛,老子要教训小子都不行?”是啊,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有几个男孩子真正、从来没有挨过一次揍?打打屁股什么的,根本就不算个事儿。男孩子嘛,挨几顿揍如同过眼烟云,明天拍拍屁股该干嘛干嘛。
事实上还真不行,而且是法律上不行,孩子出生就有这个权力。我想,在中国也有青少年保护法,虽然我没有详读过,但应该也是一样的。而我们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受法律保护的权力。带着这个法律意识,有时再想想,那个揍孩子的冲动也就能硬吞回去了。
毕竟,孩子被带走实在可怕。又或者,你说这罚的一千欧买啥不好,偏要买一记耳光,而且还是自己打在自己孩子的脸上。
当然,孩子的胡闹,在我们看来毫不讲理,但他们本质上只是执着地追求着让自己快乐的欲望。当然,我们必须确定:越小的孩子,就越要给他制定一些生活上的原则。比如什么时候吃饭、如何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零食的数量,特别是甜食的数量;在公共场合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欺负别的小孩子;比如爸爸妈妈要去上班急着出门时,不准胡闹等等。
我们当然也不希望像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样,千依百顺地宠爱孩子,对吧。如果你满足孩子的每一个欲望,那不是把他们先宠坏,就是把自己先累死。
一般来说,原则也总是和奖惩机制挂钩的。如果很懂事,那就允许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如果胡闹熊孩子,那么就剥夺他们一次或者数次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最爱的点心、最爱的晚上故事时间等等。
孩子的生活,是需要一些原则架构的,这将为他们建立起具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如果父母没有原则地使用暴力,那将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不过,还是会有激烈冲突的情况,孩子生气,我也生气。现在,我只有一个最无奈的方法,就是让暴跳如雷或鬼哭狼嚎的熊孩子离开当前那个环境,换一个空间,也许会让他们冷静下来。如果他们还不肯离开,那也只能等上一会儿、安抚一会儿,或者试着让孩子在你的怀抱中逐渐冷静下来。
孩子们还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我们是成人,我们必须要学会忍耐。
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是完美的。但必须让孩子们看见,我们自己是如何在不使用暴力的前提下,应对愤怒和失望的。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忍耐,那又如何教孩子面对这些情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