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爱她 ——记姑苏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另类探索人薛艳

文/敏娜  摄影/姚一鸣

“像死亡将近般尽享生命,如旁若无人般自由起舞。”——鲍勃·福斯。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就学会了以自己的方式跳舞。无论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还是古罗马,每一种古代文明所遗留下来的文字或图画,都清楚地记录着舞蹈的重要地位。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不也是这样吗?就像死亡将临般的尽情的制作,旁若无人般的传授着自己的手艺。苏州古城有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犹如繁星闪烁。薛艳是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现任姑苏区文化馆活动部部长。2012年到2018年,在非遗部工作期间,将非遗保护和舞蹈创作相结合,创作出一批观众喜闻乐见、有温度,有力度的优秀文艺节目。其中舞蹈《箬叶情》荣获第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银奖;舞蹈《粥担与老人》荣获江苏省莲花杯舞蹈比赛优秀创作奖;舞蹈《忆糖粥》荣获第十二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2015年登上央视《舞蹈世界--舞蹈全民星》栏目、2016年参加全国社区网络春晚、2017年,参加央视《群英汇》栏目;舞蹈《渔家傲》荣获2015年江苏舞蹈新人新作比赛表演金奖、创作银奖;舞蹈《木刻春秋》荣获江苏省第六届社会舞蹈大赛创作金奖和表演金奖、入围江苏省第十四届“五星工程奖”决赛,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保护和文艺创作相辅相成的新路。其个人作品专辑《诗意的舞动--薛艳舞蹈作品专辑》由江苏省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缘起

初到非遗部门,薛艳一头雾水。非遗是什么?带着疑问,她硬着头皮接受安排,从头学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这样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姑苏区作为全国首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72项非遗项目,其中世界级 1项,国家级2项,省级8项,拥有非遗传承人39位。薛艳的职责是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项目申报,及时关注他们。薛燕不会忘记,有一次,去探望桃花坞木刻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房志达老先生,80多岁的老人,病倒在床上,他拉着薛艳的手,说,要保护好木刻年画这门技艺,老祖宗留下来的技术,不能在我们手里丢了。他希望薛艳关心他的徒弟,他的徒弟就是他艺术生命的延续。从医院出来,薛艳的眼被泪水迷住了,她知道,这样的非遗传承人很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她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必须为他们做些什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呢,薛艳陷入了思考,正好,领导交办了一项节庆活动节目编排的任务,可不可以进行结合呢?

初露峥嵘—— 舞蹈《画虎》

      探索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2009年,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地民俗端午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画虎》取材自苏州端午用雄黄酒或朱砂在孩子额头画“王”字的习俗。一是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五月五,是端午,小孩头上画老虎;雄黄酒,避五毒,岁岁平安享幸福……”三人舞蹈《画虎》,以端午习俗为题材,萌萌的老虎造型和流露出的祖孙深情赢得了观众的心。舞蹈唤起传统民俗。爷爷身穿粗棉麻的蓝衫布褂,戴着老花镜,开场情景设置在市井弄堂口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下将观众带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爷爷在椅子上打瞌睡,孙女在一旁跳皮筋,孙子在爷爷身后调皮捣蛋。几乎每个老苏州童年记忆中都有这样的画面。舞蹈出穿插“炒黄豆”、跳皮筋、捉迷藏等传统游戏,是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再现,引起观众的强烈的情感共鸣。民俗唤起亲情。血缘和家庭是传统节日背后文化传承的关键,“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承载着诸多感情因素,人们参与其中,从身心上调动起对家人、家乡以及国家民族的情感。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习俗渐行渐远,仪式感少了,节日的味道也淡了。薛艳通过《画虎》,寓意传统习俗通过血缘、亲情、家庭代代传承下去。虽然物质条件提高了,但那种承载着亲情的习俗依然传承不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永不枯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苦乐参半——舞蹈《忆糖粥》

      2014年开始,3年多精心打磨,从作品架构、舞蹈动作、队形调度到舞台形象,先后改编了近十次。群舞《忆糖粥》呼唤而出。舞蹈《忆糖粥》真美。糖粥老人独自挑担上街,孤零零,很落寞,一群孩子到来,争先买粥,观众仿佛闻到了香甜的糖粥的香味。传统骆驼担子,下雨时,糖粥老人无处可躲,雨衣挡住自己的骆驼担,生活的艰辛啊。最后,老人给一个贫穷买不起粥的孩子免费盛了一碗粥。这哪是一碗粥啊,这是百姓的情谊,这是人间的最美。这一幕幕,一层层,情绪的融入,场景的交融,醉了观众的心。这种情和景、人和景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就是对人与自然理性以及感性联系之间的真实反映。跳舞时舞者肌肉收缩所体现出来的力量之美、身体快速运动中体现出来的运动之美、身体曲线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柔韧美,动作为情生,情由动作体现,舞蹈和情感合二为一,把传统小吃,糖粥技艺与百姓之间的情感升华了。《忆糖粥》不仅让观众通过看、听、闻、品多方位近距离了解苏州传统美食和市井民风,更大的效用是激起了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叫卖和骆驼担制作技艺历史渊源的保护和传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天动地《木刻春秋》

      如果说,《画虎》俏皮,《忆糖粥》深情,那么《木刻年画》可以用一往情深来形容,她是薛艳最珍视的一个作品。桃花坞木刻年画和天津杨柳青木刻年画、山东潍坊木刻年画并称我国三大民间木刻年画,起源于明代,雍正、乾隆时期,桃花坞年画臻于全盛,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晰,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乾嘉盛世”的风情世相。桃花坞木刻年画以刻绘精美,色彩绚丽,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而名闻天下,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又和吴地的民俗民风紧密相连。自1979年,苏州恢复了具有270多年历史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在舞台上,传来背景音乐。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清朝,不,带到了老艺人的家里。木刻老艺人系着围裙,专心致志的手把手教着徒弟,徒弟们跟着老师在耐心的刻着。师傅守护着这个传统的技艺,弟子们对老师尊敬备至,潜心学艺,然而……年画的衰败了,鸦片战争的开始,市场需求少了,弟子们纷纷离去,一个走了,两个走了,最后最贴心的的大徒弟也走了,最后的最后,只剩下老艺人形单影只,孤独的站在舞台中央……这时,年画活了,那不是门神吗?那不是大小财神赵公明吗?那不是《十美踢球》中的人物吗?什么,他们都活了,还有《麻姑献寿》,着水粉外披内衬丝绣褂子的年轻的麻姑也活了?!年画中的人物如精灵般一个个出现在舞台上。大红的财神爷、大绿的门神、桃红色的麻姑、宝石蓝的蓝采和、柠檬黄的十美,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舞台沸腾了。作品精灵因木刻艺人而生,他们伴老人左右。快乐的他们,一会儿来个打斗训练,一会儿财神走秀,一会儿麻姑端个仙桃祝寿来了。太美啦,年画太美啦,它美了几百年了!用语言无法表达对创作团队的精彩构思的钦佩之情。早些年,麻姑献寿的主题,是人们给家中老人祝寿必备的作品,财神也是家家必备的,门神是镇宅辟邪的必需品,年画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年画啊。一时之间,观众们陶醉在一篇花团锦簇之间,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突然,大火熊熊燃起,年画在兵燹中焚去,伴随着作品的焚烧,编导精心设计,相应的年画人物,一个个倒地而逝;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谁说艺术没有生命?此时,坐在台下的我,眼泪夺眶而出,情不能自已。音乐响起,紧张,焦灼,痛苦,叹息,老艺人无能为力,他只能用尽毕生气力,掏空自己,燃烧自己,不停下手里的刀。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表达凝聚着作品的张力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舞台有点远,但是观众看得到,老人脸上盈满泪水,悲愤、不甘、坚持、执拗。《木刻春秋》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完美再现了几个世纪。在国家的重视政府部门的努力,艺人受保护,非遗桃花坞木版年画必须传承。舞蹈作品美在真实,贵在独特,它成功的唤起社会各界对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代表的非遗项目的重视和热望,引起了强大的社会反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台前幕后

      台上短短的5分钟,凝结了薛艳和创作团队多少个日日夜夜,只有薛艳知道,她吃了多少碗加班的方便面,她服用了多少粒安眠药,长期沉浸在作品中,她的精神亢奋,夜里创作构思完后,夜不能寐,只能靠安眠药伴着自己入睡。她也从不说,在南京的一次演出时,肾结石发作,她硬撑到节目结束,女儿中考了,正好和一次大型活动相冲突,她没有时间顾得上她,是薛艳心中的愧。她说,作品也是她的孩子,那些小演员很辛苦,天寒地冻还得裸着胳膊在室外演出。是的,她对工作没有愧疚,她对家人亏欠太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薛艳说:“我的感觉是,舞台或剧场真的可以让人变得很轻松,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一点。我们不要对美有一种特定的追寻,美可以有非常多的样貌,非遗可以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成长的记忆。”小小的姑苏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小中见大,四两拨千斤,创新探索以舞蹈等形式,挖掘非物质文化内涵,将生活中的客观实际与自己内心感受到的主观因素进行完美结合。编导薛艳潜心收集素材、确定题材、概括主题。当主题确定下来之后,寻找载体来传达自身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情感,她描绘出古城人民对传统文化之爱,描绘出古城文化保护传承人创新思路,拓宽视野,用新的载体表现非遗,歌颂匠心,重视传统。通过鲜活的“舞蹈形象”,让非遗作品活过来,其精巧的构思,绝伦的设想,真挚的情感,渗透进百姓的心中。创造出的形象生动,高度概括性、给能人美的享受的非遗,这难道不是新的匠心吗?作为一个优秀的非遗传承工作组者,她把工作中对匠心的尊敬,深深地启迪,化作作品,可以说,编导是作品的“亲生母亲”,一個作品便是“母亲’倾注了所有情感生下的“孩子”。舞蹈编导是舞蹈作品的灵感源头,是舞蹈作品的第一创作人。薛艳说,创作编排离不开那群优秀的舞者,确实,舞蹈演员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肩负着塑造舞蹈形象和传达编导的创作意图等重任,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会让舞蹈作品提升到一个更完美的高度。

    薛艳是沉默的。生活中的她不显山不露水,云淡风轻,但到了舞台创作时,完全换了一个人。她是不疯魔不成活。她的孩子甚至说连续几天看不到妈妈了,沉入作品编排时的她,凌晨回家是经常的事。作为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主导者,她倾尽了心血。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一样,舞蹈编创至始至终都居于一个中心环节,是整个中心的谋划者和领导者,当一个创作活动开始即舞蹈编导心里开始萌发创作冲动时起,编导对整体的把控便会一直贯穿于整个过程,直至舞蹈作品呈现在舞台上被观众们所接受和认可。 

  用舞蹈表现非遗文化的价值

      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舞蹈界以“莫伊塞耶夫式”原则,把民间传统和舞蹈从民众的劳动中搬到了艺术舞台上,使舞台艺术审美中增加传统文化价值,如《荷花舞》,就是吸收传统民间舞《走花灯》而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舞蹈作品相结合无疑是一条相辅相成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舞蹈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宣传的有效空间,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精神和意蕴,也就是情境与情节的倾向。舞蹈《忆糖粥》等作品,传达了创作者的艺术感受,在作品中充分展示地域文化意蕴,通过作品的传播,使更多的观众了解非遗,体现了在民族民间文化意蕴大背景下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达到了主客体之间的互换和互联。有鲜明地域非遗文化特点的舞蹈作品,让今天的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和一个城市民众相依相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原生态作为舞蹈的表现起点,以民俗作为表现依据,以人文精神作为表现核心,激发起正能量的民族意志和品格。这些很大程度上促进和繁荣了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提升了群众文化的品位,提高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

用舞蹈凸显非遗人文精神

      舞蹈理论家于平在《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中指出:“文学创作的主题以及当代民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现当代舞蹈的题材势必深深植根于平凡的人民群众,以此彻底实现文艺创作对平民社会的人文关怀。”当代舞作品《忆糖粥》以苏州传统小吃--糖粥为主线,充分表现了苏州市井坊间对糖粥这一苏州美食的热爱以及街巷里的市民众生相。舞蹈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回忆老苏州传统习俗和历史。一位卖糖粥的老人在寒夜中串街走巷,而他的吆喝声吸引了小巷中的众人,大家围绕糖粥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舞蹈大跨度地打破时空的限制,展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技艺的留恋和印象,在传统“骆驼担”以及现代“大碗”这两个道具的身上蕴含了与众不同的时代内涵。该舞蹈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气息,创作者从对非遗文化全新的视角出发,将传统习俗因素、音乐对比因素、戏剧冲突因素充分融合起来,深刻表现了对艺术形象的创新与交融,并且与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十分贴近。当然这种创新并非源于偶然性的因素,而是扎根于基层的舞蹈创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非遗文化的深深印记。

以匠心酝酿匠心

      不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盘保存的保护工作手段,作为当代舞蹈中的非遗元素走向舞台艺术时,它必须要经过艺术创作和艺术加工,通过艺术升华让舞蹈语言引起观众的共鸣,依托吴地地域文化,寻找舞蹈的个性题材,保留非遗文化特有的地域特性和文化图象,表现人民群众的勤劳、朴素、善良的生活,突出对传统内涵的仪式感利用和提升。和着薛艳的创作节拍拆解、重构,过去与当下建立了持续而连绵的关联,直至将万华的色彩挥洒于舞台之上。在制作服装道具时,他们将画张一一发给制作设计公司,美术设计要求逼真和色彩相近。而每个舞蹈动作的设计、道具的使用以及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老手艺都成为创作团队研究的课题。精细到甚至苛刻,就是为了重现非遗的精神,让观众领略到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精美,更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非遗文化需要社会关注和传承的现状。风俗作为地域文化的积淀和集中体现,直接导向该地域生活的文化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和普遍地存在于风俗之中,蕴含着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心理和审美积淀,以及地域情感密码和文化密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的生存繁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发展变迁,也会在舞蹈中留下了珍贵印记。薛艳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本身也是一项永不消逝的非遗作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