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到了,又到了立志减肥的季节,这件事大家喊得最多,效果却不怎么好。
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自己设立各种各样的目标,比如从明天开始早起,每天要背多少单词,每天下班后去健身……
新计划总是很难坚持。
比如某一天我们偷懒了,或者因为一些其它原因让连续几天的计划突然中断,这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很沮丧,觉得计划不再完美,然后就很容易放弃了。
现在网上也有非常多的社群活动,帮助大家提高行动力,比如一起早起,一起学英语,一些收费活动还会给出连续打卡的奖励,例如打卡多少天就退还费用。
我一般不太敢尝试这种打卡活动,因为生活中总有意外发生,不可能每天都按照计划完美进行。
而且,每次中断都让我很懊恼,失败的经验会增加我对自己的否定,每次我都责怪自己真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
不过,通过这些失败的经历,也让我看到自己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全或无”的思维方式,要么完美完成,要么就干脆放弃。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到过,儿童经常会有这种非此即彼的认知方式,认为“或者全有,或者全无”,不少成年人也有这样的倾向。
而实际上,全有和全无之间是可以存在很多中间状态的,只是有时我们无法忍受那些中间状态的存在,一旦我们违反了自己给自己定的“死规定”,就感到满盘皆输了。
前段时间在一本书中看到,在心理学研究的成瘾行为中,存在一种犯戒效应(abstinence violation effect),也就是说,很多成瘾的人(例如戒酒者)一旦有了一次破戒,就会全盘放弃——反正我已经破戒了,算了,我肯定不会改变了。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这种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在暗中破坏着人们为了改变而做的努力,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改变,是一种不断运用耐心与坚持,面临挫折后再重新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瞬间就能变得完美的奇迹”。
我们需要正视改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挫折,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如果过于执着实施完美的计划,期待越高,只会失望越大。
事实上,我们都明白,断断续续地长久坚持,也要好过坚持一段时间后全然放弃。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沿着那个正确的方向在慢慢改进,而不是计算我们在途中“休息”了几次。
只要方向是对的,情况正在改善,我们就应该为自己鼓掌。
例如,虽然我没有完全戒掉吃垃圾食品的习惯,但我最近吃得少些了,虽然我还是经常情绪不好,但我能更快从坏心情中恢复了……
好的状况不会一直持续,坏的状况也不会一直持续,一切都在不断变化,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去接纳已经发生的状况,不要被情绪阻挡去路。
毕竟,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改变”,而不是“不中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