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生活中,不同人的社交表现与特色各不相同。相信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关于人的性格的话题也屡见不鲜。比如内向外向,人际法则等。那么究竟问题有这么简单吗?不外向,不符合某些标准社交就一定不行吗?在这里我想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说一下对关于社交表现特色(本文只偏向于探讨社交表现)方面的想法。
二,决定社交表现特色的核心元素
1 亲和程度
和大家的直观感觉可能不太一样。人们普遍倾向于认为话多健谈爱表现的人社交就一定外向开朗,乐于社交。但其实并不全是这样的。一个话多外向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亲和程度高的人。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深有体会,有些人特别喜欢别人,相对积极开放,对接触人有兴趣(尽管他本人可能并不爱说话或者多思多愁)。而另一部分人则完全相反,他可能很爱说话,但内心上可能对人没什么兴趣,不喜欢人,不想跟人过多打交道。亲和对于人的社交表现十分重要。亲和特质不仅会使人们更喜欢自己,同时有些比较内向但亲和积极的甚至也有些外向的人也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喜欢人的,自己对人有天然兴趣和投入,应尽量遵从自己的天性。
2 交际性
外向内向永远都是屡见不鲜的话题。但我认为我们可能对人的特质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决定交际多寡的原因应该有很多,很难一概而论。例如,先天特质可能会对交际有影响,比如恐惧,焦虑,敏感,对信息敏锐,对状态保持时间长,精神漫游沉思或与其它人有较大差异都会对交际造成不利影响;后天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比如,原生家庭,成长经历,环境造成的交际模式不好等。这个并不是现在要说的主要内容。总之,有些人天生更亲交际,有些人就比较少交际。这个应该在实际生活中感觉很明显。
3 世故规范程度
这个对社交表现影响也很大,一个十分有礼仪规范世故的人和一个天生对这些没有感觉的人表现很不相仿。大家都爱说知世故而不世故,但其实有些人确实是天生对世故没什么感觉。一般来说,规范的人更好互相辨认相互交流,适度规范也可以使他人感觉更舒适。不规范的人则更讨喜有活力些。总之,大家应该明确自己的特色。
三,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虽然分了三个要素,但真正的三项特质中有比较明显的特质的人是很少的。三项特质相仿的人社交表现往往也相似,比如高规范高亲和高交际的人往往表现为当之无愧的社交大佬;低规范高亲和高交际的人往往表现的像吉祥物;高规范低亲和高交际感觉像是乐于应酬等等。当然,人太复杂不适合标签化,这里只提供一个可能的认识途径。
四,结语
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往往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建立模型找寻答案,上面的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见识浅陋,大家看看就行。虽然说上面的三个要素很多偏向于先天的,不同的情况效果也不同,但是这样可以促进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只要能够把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来,你就值得发光。
这个跟人缘可能也有关系,我觉得像人缘好差也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预测的,大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