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起因
上周五上午,接到妻子电话,说女儿在学校崴了脚,行走不方便。趁女儿中午休息的时间,跑到学校,发现她的左脚踝肿胀得厉害。由于先前她有个同学也是因为崴了脚,前期没有好好处理,后来很久才痊愈,我不敢大意,开车带女儿到医院拍了片(确认一下没有问题),开了一点药,再到一个坊间反响不错的小诊所贴了膏药,下午再送女儿回学校。晚上接女儿回家,为保险起见,再到一个按摩针灸的诊所做了处理(星期六又去了一次)。
由于女儿的寝室在五楼,上下非常不方便,班主任蔡老师也建议我们接送女儿上下学。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由于处理及时,女儿的脚伤基本痊愈,昨天已经重新住校,但接送女儿走读期间的小花絮值得记忆。
2 父女
可能是青春期的原因吧,平时女儿和我很少有身体接触,一起出去不会挽着手或者有类似亲昵的动作,有时候我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这个爸爸做得有点失败?这次脚伤了,去医院诊治时,下车时,需要我来背她,刚开始她有点不适应,但确实不好走路,没有办法,趴在我背上时让我背着去看医生。她说,爸,你背得动吗?(我体重不到130斤,女儿快110斤了)我说,爸背不动也要背啊。女儿不说话了。我说,你记得小时候,每次快到家时你就在车里睡着了,等爸爸背你到家里时,你就马上醒过来,你还记得吗?女儿笑笑。
接下来的几天,女儿可能考虑到现在我背她有点吃力,尽量让我搀扶着她单脚跳,实在没有办法才让我背。但到了学校,到教室越近,越要自己一个人走。可能是觉得让同学看到难为情吧,青春期,我也理解。
3 温中学生百态
温中是温州最好的学校,学生素质相对来说也很高。一天我送女儿下楼,在转角处碰到一个女同学,那女同学脱口而出“老师好”,我也赶紧微笑回一句“同学早”,一丝暖意。
从教室出来,要回去了,看看教室,一排学生站在教室护墙边晨读,突然有种别样的感觉,当初自己读高中时也是如此的勤奋啊,顺手拍下照片。
晚上要接女儿回家,在教学楼下等女儿。下课铃声响了,几秒钟后,两个学生冲了出来,但一霎那就不见了。后来问女儿,原来是这些学生去食堂抢夜点。接下来,又有一大波人快速冲出来,我掏出手机,拍下来有这段趣的视频。想想当初我们高中以及大学住校下课的情景,颇有相通之处,人性不变,名校的学生也如此,学得认真,玩得开心,也有一点点小调皮,会心一笑。 晚自习放学视频
4 走读学生和家长
原来我以为温中的学生基本上是住校的,这几天发现走读的学生不少,后来和女儿交流,她说这些走读的基本上是高三的,也可以理解,高三了,住在家里相对来说自由很多,家长也尽可能可以帮点忙。但每天接送确实非常考验人,温州中学位置在温州城的南边,我从家里出来送女儿将近30个小时(不堵车),10几公里的路,每天早上要6点起床,路上经过三姐妹早餐店(在女儿初中学校边上)买了早餐过去。晚上女儿晚自习下课接到家也10:30了。每次出校门都堵在门口,温州中学的西门设计不合理,在温瑞大道边,但没有直通到温瑞大道,经过一个匝道出去,车子一多,马上堵。如果这样坚持一年接送,对家长是不小的考验,但很多家长都这么做了,很多家长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我有个同学在温州市管辖的一个县,一家人住在学校边上,家长两个人早上回县里上班,下班后再赶回来。高三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斗,学生的辛勤努力,家长的默默付出。对于这个高考方式以及中国的教育方式,很多人评价不一,负面说法也很多,相关部门也在高考的路上不断探索,但作为中国的一个学子,这只能是一个避之不去无法躲开的选择。
但愿来年大家都有好收获。
祝福今年参加高考备战的家庭,也祝福两年后的女儿。
下图是刚刚下车的走读学生
注:虽然只有一周的时间,值得记忆的点点滴滴远远不止这么多,如班主任蔡老师的关心,如学校两个大门门卫做事态度的迥然差异,如女儿同学的关心,如小诊所按摩康复的医生十年前我找他看过病,居然他能记起我,丝丝暖意,无法一一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