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些,我从社会、家庭、个人几个维度来论述,共计2000字,预计4分钟。
另外,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关掉就好,莫喷。
关于这个话题我相信已经很多人写了,今天我想从不一样的视角来写一下,可能你的母亲和你已经展开了多次的“战斗”,在每一次的争斗中似乎你总是最有理,但是你最有理的这些事情总是隔段时间就复现在你和妈咪之间。
李嘉诚说,这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跟年轻人掏心掏肺的讲道理。其实我想说,这世上最崩溃的事,就是和你妈讲道理。
深圳单身率排名全国第二
智联招聘&珍爱网携手发布的《2018年职场人婚恋观调研报告》今日公布,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职场人中,平均68.33%处于单身状态,也就是说,在中国的90后,每10个人里面,就有将近7个人是单身,而在深圳,单身率高达77%,位居全国第二。看到这个数据我是胆战心惊,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我也是单身。
以前的人什么时候结婚?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村里面一位爷爷说他11岁就结婚了,结婚的时候他的妻子是13岁,16岁要了第一个孩子,21岁二胎,他一共生了6个男孩,1个女孩。爷爷告诉我,他小时候总是受到别人的欺负,每次打架打不过别人,然后就只能拼命,但是拼了命还是打不过别人,国家分的地,他总是少拿一块。村里面有什么好事从来没有轮到他们家,因为家里没有男劳动力,总是被欺负。
爷爷说,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了了,然后拿着刀就冲到了别人家,不管看见啥就一顿乱砍。
虽然没有砍到人,但是从他花白的头发和苍老的眼神里,我还是看到了当时的惨状和爷爷自己心中的怒火。
后来爷爷几个孩子长大了,村里面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们,但是几个孩子的日子却过的穷困潦倒,没有一个孩子家里面过得很幸福。
随着我慢慢长大,离开村里去外面读了大学,通过大学学到了知识,然后来到了大城市,见识到了更多更好的事情,可是我却不想结婚。
不止我不想,好像很多九零后都不想。
不想结婚是病,得治,但治病要找病因,接下我们就来说说这些“病因”。
不结婚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有人说这些东西太虚,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的发展是什么样子。
改革开放之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产品供不应求,内容供不应求,零售网络供不应求。
而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物质满足的同时,就会需要精神的满足。什么精神的满足?78年以前如果你闲着没事做你会干什么?那时候你根本不会闲着没事做,因为你每天都要为活者发愁。现在呢,你有社交网络圈子、你有短视频、你有各种资讯平台,信息大爆炸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我们见了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在潜移默化中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潜意识。
我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婚姻就是精神生活的一种,因为在现在看来,吃饭睡觉生小孩是基础,但这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了,每一个年轻人不同的精神世界都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有了社群,有了某一个领域,而这些大大满足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被这些替换掉的,就是说婚姻,我们对婚姻的依赖程度已不再那么重要。
纵看美国、欧洲发达国家,每个国家无一不经历过这种阶段和时期,甚至在德国生小孩都开始有奖励。
人口老龄化正在吞噬着这个社会的整体活力,同时也在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女性地位的提升,导致了男权越来越弱化
市场经济很公平的地方就是让很多人通过奋斗也可以慢慢的成为上一阶级,这给大部分人创造了可能性。
改革开放前体力活多一点,这样男性在生存时相对可以更多的收入,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被创造了出来,知识时代已经不再需要身体,更多需要脑子。
现在女性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的规划,可以自己给自己花钱,为什么要靠男性?
无聊时身边有大把的活动和兴趣可以参与,不管是健身跳舞还是其他爱好,这些都大大占用了她们的时间,而花在男生身上的时间自然就减少,恋爱关系越来越难确立,更何况谈婚姻。
大多数长辈的不幸婚姻,在这一代人身上留下深刻的阴影
出来走过这么多的路,见到了这么多人的婚姻,看过了他们走过的那些坑,也让我们给自己多了一份警醒。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婚姻里,每6个女性就有一个有过出轨经历,每三个男性就有一个有过出轨经历。
数目之惊心,想来即可怕。在这种快餐时代,人们好像对一切旧事物都没有了耐性,对越来越新兴的东西变得越来越追逐。
对精神要求如此之高的90后,如何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在一起呢?
随着我们对生活对婚姻的要求越来越高,婚姻配对的几率就越来越小,结婚率也就越来越低,单身率也就越来越高。
由于大多数父母亲婚姻的不幸福,带给孩子更多的是潜在意识的影响。心理学家武志红经常说人生是轮回,你小时候长大的环境造就了你的性格,你的性格这种模式会不断重复的展现在未来的子女身上。
怀着这种恐惧,我们开始慢慢的胆怯,想要得到又害怕失去,想要温暖又害怕寒冷,就是在这个患得患失的过程中90后开始越来越孤独。
有人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其实我想说90后是孤独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