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教 师 博 览 》做 博 览 教 师
江西永丰恩江小学 刘大玲 邮编331500
邮箱916658126@qq.com
午读时间,我手捧《教师博览》,端坐于教室一隅,和我的学生们享受这阅读的美好时光。读你,《教师博览》我的心渐渐宁静,我发现在你的身上“生活”着一群和我一样忙忙碌碌的普通老师,他们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会用“手”交流,倾心交谈,用文字“谈话”;读你,《教师博览》,我逐渐成熟,我明白人不能在世上白白地走一遭,总得给这世界留下点痕迹,于是我觉得文字是不朽的……
每当我的手指触碰到她,轻轻的翻开她,仿佛就能听到阵阵美妙的天籁之音。 “人物志”、“视点”、“书话”、“文苑”无一不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路上的精神食粮,我迷上了这份如师亦友的杂志,一边如饥似渴地阅读,一边不停地做着摘抄笔记,还一边思考哪些方法值得借鉴,我时而沉浸于书香中,时而掩卷深思,时而会心一笑。有了《教师博览》的陪伴和指引,我不敢说自己在教育教学征程中取得了真经,却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我开始大量阅读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自己也征订了《教师博览》等专业书籍,就这样和教育教学书刊“谈起了自由恋爱”。《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爱心与教育》《魏书生文选》等书籍让我爱不释手,我躲进氤氲的文字世界,让文字熨平我心灵的褶皱。在晨风晓露的拂晓,在艳阳高照的午后,在夕阳西下的暮色里,在夜深人静的子夜时分,心总在书香中沉醉。在读中积淀,在文字中提升,于是慢慢地从看书到思考我们的教学,到书写自己的心得,不少论著看后我都会写读书心得,于是一次次的相约黄昏后,邂逅课余间,我与这些书刊情意愈来愈浓,我对她们的依恋也越陷越深。课间十分钟,端坐讲台边,她们是我挚友,扫过她们的眼充实而自信;备课进行时,办公桌上,她们是我的良师,借用她们的睿智我的课堂充满活力;回到家中,床头有她们的倩影,拥她们入眠,梦乡恬静而舒适……就是这样的相依相守,终于有一天,我的文字也爬上了《中国教师报》的心坎,那是2005年的夏日,“班级在线”栏目正在征集有关怎样批评学生的案例。我的心头也正在思索对有错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这样,我试着写了几次自鸣得意的教育不写作业孩子的做法写成的《给批评‘变脸’》一文,没想到编辑居然相中了,当我收到采稿通知的那一刻正是我开始点击键盘的生活的开端,我不只是满足于看纸质的文章,还走进网络,与教育在线,成长论坛,《中国教师报》香山论坛,与她们成了“网友”;关注《教师博览》《江西教育》公众号,与她们成了微信好友;我登陆各大教育网站,看着那些旧知和新知,觉得老朋友换个面孔也新鲜,在论坛我潜水五年多,像尾深海里的鱼,深深地吸纳、博观、厚积……专家、编辑就在论坛和她们交流,他们离我近在咫尺,近得每天都临屏交谈,每天都读到他们的心跳,读到洒在他们身上的每一片阳光,读到吹拂过他们笑靥的每一缕清风,我无法再等待,我该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了,哪怕读者只有我自己。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还很有限,学识肤浅,对教育教学还没有经验可谈,但如果我不学习不思考不写作,就真的被生活淘汰了;如果我边学边想边写,还有梦想成真的可能,于是我趁着夜色浮出深海,参加投稿,不知道多少宁静的夜晚,键盘的敲击声成了最动听的乐曲,于是一篇篇小文出现在了各类教育教学刊物上,《饥饿寂寞的意见箱》《小熠‘闹’肚子》等小文也在《中国教师报》上“露脸”;《爱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发表在《江西教育》A版上……至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收获着读书带给我的喜悦,诗意的栖居在书的港湾,我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教师博览》让我爱上读书,人生有涯,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博观而约取,厚积才能薄发。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使人成长,读书使人丰富,读书使人深邃,愿我们的每个教师爱上《教师博览》,爱上读书,成为一位学者型教师,成为一位博览型教师。
此文获新蕾杯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