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结束了,家长们终于解脱了!
十二年“苦”读,没有休假,不敢放松,没日没夜。
孩子和家长都如释重负。不过,真的高考过了就一劳永逸了吗?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看着很有年代感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校园网吧里,有个位置上连续四年坐着一个长发青年。他把行李箱放在旁边,生活用品摆在桌子上,没日没夜的对着屏幕,他活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整整四年。
他是一名大学生,在他那个年代只要能被大学入取,当地政府就会补助给大学生三万块钱。那时候这些钱足够他在大学校园四年的生活费了。
为了能够顺利的拿到大学入取通知书,他放弃了自己梦想的化学专业,选择了当时大量招生的计算机技术专业。
很显然,他成功被入取了。在初到大学校园的他,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自由”,不再有宿管老师来检查起床,不再有班主任的自习,不再有满满当当的全科课程,也不在有“人生能有几回搏”和“高考倒计时”的标语。
在此之前的十二年校园生活他从不敢如此放松。现在在远离父母的约束,没有教导处老师监管的大学校园里。他不想再做那个没有自由,只能学习的优等生了!
同学们带着他第一次来到网吧,他就迷上了打游戏,这一打就是四年。他觉得在游戏里才是真正的自己。
从此他吃住都在网吧里。缺考次数太多,学校让他办理留级手续。他却因为要打游戏没有时间去办理。
当然四年很快过去,那三万块钱也早就花完了,借着电话欠费停机,他也和所有人断了联系,他没能完成学业,也拿不到毕业证。找不到工作的他,就靠替别人代练游戏勉强过活。因为自己荒废的这四年大学时间,他也没脸回家。
直到有一天,他在网吧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的事迹,被记者登上了报纸,他的家人才找到他。家里人没有责怪他,只是把他接回家。
这个故事看起来好像平平淡淡,其实想想身边类似的人和事儿也时有发生。可是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我的感想。
我国高分子复合材料学教授郑强曾在演讲时提到过。现在中国的很多学生中学时期学习能力非常强,各种学科竞赛在国际上都能拿奖,可是为什么成年以后就没有一个人能拿到诺贝尔奖呢?
我们的教育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断灌输的就是考上大学就好了。结果考上了大学以后,学习氛围是需要孩子自主学习,没有老师站在旁边看着,也没有家长跟在后面督促。被压榨式教学压榨了十二年,终于可以“自由”了,那还不放纵一下。
郑强教授说到:让孩子再该玩儿的时候就让他投入,认真的玩儿,等到他们考上了大学,也已经成年了,到时候玩儿也玩儿得差不多了,这时候他再去学习就会更投入,更认真了!
像这些考进大学,却放弃学习或者混个毕业证的学生,不单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家人的金钱,更是占用了大学学习的名额,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
我的这些感想一定会有人不认同。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现象。多数的大学生还是能够投身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的科研工作的。
孩子的成长有他的规律,就像能量守恒定律,我们过早的透支他们的精力,那么等真正需要他们投入学习研究的时候,也许就没有那么充足的动力了。
所以,真的就是“考上大学就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