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详细说明美国的文化之本。
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并不是美国的起点。这场战争更应该被理解为美国的18岁成人礼。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绝大多数成就都是在18岁以后取得的,而决定其成人后能取得多大成就的特质,又大多形成于18岁以前。
美国这个国家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那艘大家都听说过的移民船“五月花”上。1620年11月,这艘移民船在后来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的鳕鱼角靠岸。登陆之前,船上的41名成年男子共同签署了一份被后世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的协议。协议的核心内容在于议定未来的殖民地将是一个自治社会。维系这个社会运转的法律,将服务于殖民地的公众利益。
如果不是在公约开头依例表示了对当时的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忠顺,你甚至可以视之为一份独立宣言。一个半世纪之后,当决心脱离英国统治的美国精英们开始草拟《独立宣言》和宪法时,其核心精神便是源出于这份公约。正因为如此,《五月花公约》及以马萨诸塞州为核心的新英格兰地区,被视为美国精神和美国的起点。
然而事实上,五月花号移民并非第一批抵达北美的英国殖民者。1607年,为向北美移民而特许成立的弗吉尼亚公司,向美国南部弗吉尼亚州的切萨皮克湾输送了第一批移民。这批移民草创的詹姆斯敦殖民地,才是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
詹姆斯敦之所以未能成为美国地缘起点,还得从16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说起。这场改革将整个西欧天主教世界一分为二,那些不愿意再受罗马教廷束缚的国家和民众转而接受了新教信仰。这其中就包括英国。
虽然加入了这场脱离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英国的做法却与许多新教国家不太相同。解除罗马教廷对自己的束缚,是政治家和普通民众参与这场宗教改革的共同诉求。不过对于君主来说,教会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如果能够像东正教那样,将神权置于君权之下,那么教会就能够成为君主用来稳定社会的利器,而这正是英国君主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在法律上将国王定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拥有任命教会各级神职乃至修定教义的权力,由此也形成了新教最初三大主流教派中的“安立甘宗”,安立甘宗也因此成为了英国国教。只不过在另两个主流教派路德宗和加尔文宗的信徒看来,安立甘宗这种仍然保留完整教会体系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这场宗教改革将与上帝交流的权力回归个人的初衷。
在英国反对不彻底改革的主要是加尔文宗的信徒。由于认定自己是在帮助英国教会清除天主教的旧制,这些自视更为纯洁的新教徒会称自己是“清教徒”。
与其说清教是一种信仰倒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只是无论什么样的人类群体,都免不了再次细分为温和与激进的派别,清教徒也是如此。温和派认为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就可,但可以接受君主对教会的统治;独立派则认定教会必须是独立和分散的,甚至君主制也应该被共和制所取得。
显然独立派清教徒的理念难以在英国本土得到支持,于是部分清教徒们最终将视线投向了北美新大陆。五月花号上的移民虽然并不全是清教徒,但公约和殖民地的确是按照清教徒原则拟定和建立的。有了这个支点后,越来越多的清教徒开始有组织的向以普利茅斯殖民地为中心的区域移民,并最终形成了包含了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康涅狄格州六州之地的“新英格兰”地区。
如果一个前往美国旅行者,想感受下最原教旨主义的美国,那么他肯定应该去以波士顿为中心的新英格兰地区。
相反,以詹姆斯敦殖民地为起点扩张而成的弗吉尼亚州就是另一种情况了。詹姆斯敦(Jamestown)是用当时的英王詹姆斯三世之名命名的,弗吉尼亚(Virginia)的原意则是“童贞女王之地”,为的是纪念终身未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仅从这两个地名你就能感受到,南方殖民地对君主制的态度。
美国的这种南北区别,甚至在殖民时代之初就已经划分。1624年,英国对北美殖民地重新做过一个分割,将北纬40度线以南的土地定性为“皇家殖民地”,以北则交给清教徒主导的“新英格兰理事会”打理。这两种取向,使得那些对君主制无感的移民,会向新英格兰地区汇集,而那些更原意复制英国乡村生活的移民,则会选择弗吉尼亚地区。并以此为中心生成了在南北战争中,归于南方阵营的: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南卡罗亚纳、乔治亚等州。
2.详细分析中东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的矛盾。
①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中东为“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处在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从地理位置看,中东沟通了亚洲、欧洲和非洲。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由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起到了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作用。而且一直是世界运输的交通枢纽,因此,长期以来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②地缘条件恶劣,极难统一;中东核心地带新月沃地无法形成力量中心,统一周边抵御周边板块的力量侵袭。
③贸易通路和石油的发现。大英帝国主宰世界秩序时期,通过从英国经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到印度的运输线是大英帝国的生命线。石油资源是中东地区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的石油总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1%,其中波斯湾沿岸地区更是石油资源丰富,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大国之间为了争夺石油资源,都对中东地区施加影响力。宗教文化方面,中东地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比如伊朗、伊拉克和沙特都是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属于不同的教派,其中沙特阿拉伯是“逊尼派”的代表国家,而伊朗和伊拉克是“什叶派”的代表国家,两大教派之间相互争斗了千年以上。
④不同宗教信仰所导致的种族冲突,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积怨,难以得到解决 对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基本上可以用“一、二、三、六”一概而论:即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六次战争。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当地居民为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米特人的一支。(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6日至1949年7月20日,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至10日,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至26日,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至8月11日,第六次中东战争:2023年10月巴以冲突)
⑤耶路撒冷“圣城”的归属之争。由于耶路撒冷对于犹太人、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均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地位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公元前10世纪,大卫王在耶路撒冷建都,所罗门在该城建造圣殿。此后,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民族的精神中心,民族身份的象征。
⑥水资源匮乏,有关河流、湖泊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激烈化。水是农业的根本。中东地区传统的农业、畜牧业经济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偏偏中东地区又是世界上罕有的干旱少雨地区,地表水资源十分匮乏,地下水资源也不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