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第一次走出乡村,是去参加县一中的初中选拔考试,当时我在村小凭着几分小聪明成绩还算可以,小六毕业老师带着我们五个人坐拖拉机从村里来到乡里,然后搭班车来到县城。我天生晕车,第一次坐拖拉机都呕得昏天黑地,到县城连胆汁都吐出来了。很晚到县城,身体都没恢复,当然恢复正常也考不上一中的,最终铩羽而归,但也算领略了县城的繁华,算是见识了大世面。
没办法后来不得不就读乡中学,乡中学那时的条件很差,那时自带大米黄豆辣椒,于是我们天天豆腐海带榨菜,吃的伙食比家里还要差。说起来骇人听闻,我寄宿第一周居然没上过大厕,想来主要是肚里没货吧。生活苦,自然学习也无所谓,整天就想去找点吃的,于是就有了晚上在教室用刷牙的铁杯煮饭吃,用铁盒炒黄豆吃,甚至到老师家里打夏祭,后来又到食堂帮工端菜,就是为了多吃一点。那时最羡慕的就是通学同学,他们可以从家里带饭菜来,每当我们看到碗中那些难以下咽的榨菜海带豆腐,看到他们的保温盒辣椒炒肉,酸炒小鱼仔就口水直流,有时也厚着脸皮去套近乎,捞点菜吃。
那时住的地方连床都没有,寄宿生一下晚自习就和同学抢平整的桌子,然后十个桌子摆在一起,再将棉被摆在上面睡觉,如果运气不好就只有睡凸凹不平的桌子,当然高的桌子可以作枕头。学校电压不稳定,经常停电,学生们都自备煤油灯,我那时当了一个小领导生活委员,专门负责给大家分煤油。
自来水是没有的,用水自己到学校旁边的河里提,饮用水要到附近百姓家里摇井里摇。学校旁边有个小造纸厂,那里有免费热水提供,可是有很大气味,天冷了,学校锅炉房热水太少,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就到造纸厂洗澡,直到后来身上皮肤瘙痒才知道那热水里有毒,造纸厂的人是不用的。
那时最大的乐趣是学校旁边有条小河,我们每次都偷偷摸摸的到河里游泳,感觉其乐无穷。那时算运气好没出什么事,直到有一天,河的上游漂来一头白花花的死猪,哇的一声,全部吐出来,从此不敢再去。
学校没有什么体育活动,活动场地就一个泥土篮球场,一下雨,体育课就没法上只能在教室里上自习,间或也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玩踢毽子跳绳游戏。学习也很一般,有一次考了最好是年级第九名。这样的日子坚持了两年,到初三第一期,我的原来的班主任,后来的教导主任对我说,你还是回去钓鱼吧,你这个样子,估计是考不了什么学校。听到这话,我有点惭愧也有点想法,心想我怎么就不能考学校呢?在此以后我于是就端正了自己的态度,认真努力勤学好问,终于取得了考中专的资格,可惜由于生物成绩差,并没有考上我心目中的师范学校,最后还是考上了县一中。不过也算不错了,因为我班就我一个人考上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