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本人不是标题党,只是一个比较“美邦"的人,做事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对于旅行,很多时候不是为了什么美景,更多的时候可能为了吃顿海鲜跑去个海边某地,也可能为了某个看起来很”赞“的酒店民宿就啪嗒啪嗒跑去小住,风景对我来说可能只属于锦上添花。
这些年,各种普通人的出行工具都已经体验过了,唯独没有坐过卧铺,对于一个凡事都喜欢尝新的双子来说,苦于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线路和比较能够悠闲宽裕的时间,不是路线太短怕坐不过瘾,要么就时间太长无法抽身,于是就成了心病。如果“囧妈”早些上映,我想我会大概率抽时间把这次体验放在K3上,但现在好像就不那么迫切了,毕竟旅程太长。
最终在前年八月选择了K111踏上了从上海到凯里的旅程,一天一夜多点的旅程,下午三点多发车,到达也下午三点多,刚好符合我的要求,既能够完整的体验坐卧铺的一天,也不会因为时间太长“哐啷哐啷”的听到想吐,而且还不用起早摸黑的赶路。选了五百多块的软卧,和打折机票也没差多少,不是为了享受,只是不希望太吵,但结果,我发现我错了。
从上海发车的时候我所在的包厢只有我和一个大叔,对面的两个铺位还空着,然后,和很多男人一样,我开始期盼能在下一站上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当然,能来两个更好。终于,在嘉兴的时候我们的包厢终于满了,而且是爆满,不但上来了两个姑娘,不过是过去式的,还附赠了一对双胞胎男孩。,看上去应该是外婆妈妈加外孙的三代人,然后噩梦开始了。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皮也就算了,可这一家四口说话基本靠吼,而且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当时我就在想,这家人肯定住山里的,不是有个梗说山里人说话靠吼嘛,呵呵,我下铺的大叔只能一个劲的低声叹气加摇头。直到车开出好几站后,那家人在泡泡面的时候冒出个我终于能听懂的“海鲜”二字后,我才确定他们会说普通话,然后好奇的打听了下是哪里人,回答是“铜仁”。
晚餐的时候,去餐车吃了顿40块的辣子鸡丁饭,回来发现好像还没吃饱,发现列车员姐姐在叫卖的25块的盒饭好像还不错就又来了一份,这下终于吃饱了。
第二天的时候,已经进入湖南地界了,时不时可以看到在我认为的有湖南特色的木屋,然后我也对我人生第一次的卧铺之旅总结了一个教训,那就是暑假的时候坐卧铺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很可能你所在的车厢会成个幼儿园或者游乐场,我那一节车厢整整七八个小到三四岁大到七八岁的熊孩子,我勒个去啊。
从破旧的凯里站出来,全国的老火车站好像都那样就没拍照,跟来接站的前女友的堂弟接上头后就打了车离开,选择去凯里的一小部分原因也是想顺带去看看这小子,毕竟这孩子未满18岁的时候上来上海一起也住过不短的一阵子。路过凯里体育场的时候发现这是个很有苗疆特色的建筑,可惜司机大叔开的飞快,没来及的喊慢点就过去了,匆匆拍了两张。
之前订房的时候考虑到要离他们家近点能够方便点,个人是不大喜欢去打扰别人的,而且貌似他们房子也不大不是很方便,又担心会不会治安不是太好,就特意选了州政府对面的精途酒店,套房才不两百多,入住后发现算是超值了。而且隔壁有个苹果山公园,广场舞看多了,看看芦笙舞还是不错的。
在我上一篇里说的,去景点千万不要请教当地人,但吃,一定要跟着当地人,因为只有那样,才可能在有限的几天里吃到真正的在地美食,看到这种矮桌矮凳的小苍蝇馆子,基本上就错不了了。当时我只说想尝尝传说的中的羊瘪,然后就稀里糊涂跟着吃啥也没问,现在回顾起来再参照某点评,应该是家叫原拱桥巷羊瘪店。
贵州的白酸汤对我这种喜欢吃酸的来说,就当柠檬水了。
全是红油辣子的凉拌皮蛋
同样全是红油辣子的米豆腐
正主干锅羊瘪以及配菜,白萝卜我是唯一拒绝的,没有为什么。至于羊瘪好不好吃,三个字评价,“鲜”“香”“赞”。贵州人还是吃的比较辣的,不大会吃辣的人,可能就体验不到贵州美食的真正乐趣了,或许只有酸汤鱼能够尝试一下了。
而后科普一下羊瘪和牛瘪,之后几天里我又去尝试了下牛瘪,后续会有说到。
吃饱喝足回到酒店休息,小兄弟先回家带孩子了。晚上十点多的时候一个人出酒店去附近兜看看夜市和宵夜,抬头看到这家酒店,不知道还有谁和我一样立马想到那个开四川话的袁洁莹版的蓝凤凰。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马路上还灯火辉煌,连店家都差不多有三分之一还开着,路上人来车往,让我这个从大魔都过来的人大掉眼镜,就算所谓的夜上海,在晚上十点以后绝大多数的店铺都已经关门了,这个时候还亮着灯的除了宵夜店就大概只有药店和便利店了。第二天,就这事问了下小弟,说你们这也太奢侈了吧,大晚上都还这么多灯亮着。回答说“大概我们贵州水电充沛,电费便宜吧”。顿时语塞,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大半夜的,在上海大概也只有像以前吴江路那种美食街才会有这种繁华吧,再次颠覆了我的想象。兜了一圈,最终发现很多东西不是我一个人能吃得下的,最后打包了一堆各种糖水回去,荔枝菠萝各种水果的,居然连杨梅都有。至此,我此次的凯里之行的第一天结束。本篇这么写下去好像会很长,那么就按照每一天来分篇记叙吧,有兴趣跟着我继续回顾下去的请点击我的昵称进入主页,关注下一篇“肇兴的侗寨,实锤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