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挑战第7天】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晴
读经内容:
1.《黄帝内经 灵枢》终始第9—3 法野;
2.《诗经 小雅 伐木》;
3.《唐诗三百首》第211—220首;
4.《新概念英语》第135、137、139课。
读经人员:爸爸,妈妈,豆豆。
妈妈继续通读《易经》第23遍中。
昨天的事情太多了,匀一些到今天来写。昨天是豆豆期待已久的活动——户外野战!上午九点集合,先到教官的店里,换上迷彩服,再开上十分钟左右的车,就到野战的目的地——一片密密层层相思树掩映下的小树林,树木很高大,该有二十年以上的树龄了,而这相思树据说是我们广西的独有树种,全国惟有广西适合种植,不禁为身为广西人骄傲。
野战开始,21个孩子,九位家长,正好可以分为三个小队,按照一二三报数,同一号数组合成一队,站在一起的父子,母子,要好的朋友几乎不在同一队,这就特别考验队长的管理协调和队员之间的配合能力了。豆豆隶属第三分队,队长是有过野战经历的一位男同学,报数时他爸爸去接了个电话,后来就凑巧跟儿子分在同一小队,爸爸是我们这里的警察。哈哈,且看儿子领导警察老爸会有什么好戏看。
教官训话,提出几点要求:
1.队长更多的是义务和职责,不是荣耀;
2.对于教官的问题,只可以有“明白”和“不明白”的回答,没有手势,不可乱说话,否则将受罚,队员受罚时队长同样受罚,队长单独受罚翻倍;
3.教官讲话时不可插话,否则将视作犯规受罚;
4.对于掩体或树干,只可靠近不可靠上,以免有蛇、虫等不预知的因素伤害到自己;
5.现在是十点半,要到中午一点方可就餐,不能擅自进食,可以适当补充水分;
6.实行队长绝对负责制……
相当专业,人家可是到北京参加培训拿到相关资格证的。
很快考验就来了,每个小队都有人说话,或是队长单独受罚加倍,或是队长陪同受罚,都是男孩子,十个俯卧撑,做完都满脸通红,我想脸红可能一是刚完成剧烈运动,二是当众受罚有点羞愧吧。
接着是取队名和口号,孩子们真是不可小觑,一会就想出了“战狼队”,“飞鹰队”,第三小队是“猎鹰队”,口号一开始是“猎鹰,猎鹰,天下第一”,后来警察爸爸发话了,为了喊起来响亮顺口,最好改成“猎鹰,猎鹰,都是精英”,孩子们也很快接受了,后来却因此被教官批评,既然今天是小鬼当家,就要放手放权给孩子,大人只能服从。是呀,我们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你只要放手给孩子干,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你越舍得用孩子,孩子越有出息。
野战过程到处散开,无法观战。剩下不参与的家长都主动去干活,生火,包饺子,串烧烤,切芋头……猪腿整个,鸡鸭整只,一开始没有经验,不得其法,囫囵在火上烤,外面都烧成炭了,以为熟了,切开里面一看,还有红红的血水。及时调整做法,把整个的全部分家,上好各种配料,分别包上锡纸,塞到烧得旺旺的火堆下,没多久,揭开外面的锡纸,又香又嫩又熟透的烤鸡烤鸭烤猪腿新鲜出炉了。刚好到勇士们补充能量时间,很快就一扫而空,各取所需,个个满嘴满手流油,赞不绝口。
一个孩子告诉我;“刚才打仗的时候,金霖站在那里不动,给人家随便打。”
见豆豆过来了,我就复述刚听到的话给她,问她怎么回事,她竟然立马两眼通红:“我右边腮帮受伤了,打不了枪。”
我一看,果真如此,一道手指长红红血痕赫然在那里,我不再吭声了,但孩子情绪明显低落下来。
很快口哨声响起,就餐时间结束,各队员迅速集合,只有警察爸爸淡定地烤着一个大鸭腿。
队长儿子过来了,大声喊:“教官叫马上集合。”
爸爸举起烤得香香的鸭腿递给孩子:“你先吃完这个,我们再过去。”
儿子不接,继续大声喊:“教官叫马上全部集合,我们队就差你了。”
爸爸继续努力:“先吃了,补充能量,我们再过去。”
儿子急得脸都红了,更大声地喊:“不吃,快点!”
爸爸看再坚持下去也没戏,站起来乖乖跟着儿子过去了,手上还不忘拿着鸭腿。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令如山,身为警察,虽不同于军人,但也该懂的,玩也要入戏才好玩吧。猛然想起教官说过如果队员不服从,肯定是队长做得不好,是要连队长一起受罚的,想想如果因为爸爸迟到,父子俩一起受罚,那多难堪呀,孩子在小伙伴面前不是丟尽了脸了吗?都说上阵父子兵,爸爸非但不好好配合,竟还拖孩子后腿。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但为人父母者,会爱孩子吗?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不自觉的打着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易经》的思维告诉我们:有用的,未必有用;无用的,可能正有用。太多人在“一根筋”上转不出来,死死咬住一个自己认为对的理,这是什么道理呀?这时候,爸爸眼中能补充能量的鸭腿,对孩子而言,是不是一个烫手山芋?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爸爸能并肩作战呀!
下午五点,才轮到第三小队爬树。大家都吃饱喝足了,不用烧烤,我得以全程观看。教官说有恐高的先上,豆豆勇敢地排在后面。
就靠从十几米高的树上吊下的一根绳子,借助两个特制夹子,双手,双脚交替配合,依靠自己的力量沿着绳子爬上,不是一般的考验哦!
第二个上的是平时较调皮的孩子,没爬到一米,开始撑不下了,教官叫我们给他加油,越往上越艰难,孩子小声哭了,但还是一点一点地往上爬。之前教官就介绍,曾有一个六岁多的孩子成功爬上,所以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挑战成功。相信这个孩子心里也憋了一口气,自己不比别人差!
总算到了,走扁担绳挑战也很大,从地面目测大概三指粗的绳子,十几米长,绑在离地面十几米高的两根树干上,用外八字步形走,虽然腰上绑着保护绳,双手可以拉着头顶一根平行于脚下行走绳的绳子,但摇摇晃晃的,还是很害怕呀。孩子们走绳姿势都很滑稽,屁股撅起来,弓着腰,一小步一小步地挪,我站在厚实的大地上,也是笑得弯下腰。教官在对面鼓劲:“挺起腰,你都到半路了,再退回去也一样要走同样的路程,那边还没地方可下。”
是呀,退无可退,只有不断前行了。
再看第一个上树的孩子,已经在上面呆一个多钟头了,教官不断跟他说,我们在下面不断给他加油,就是不敢尝试第三个环节——沿着绳子滑下来,并且下面还有人拿着绳子,一拉紧,就停止下滑了。后来竟然哭起来,抱着树干无论如何都不肯下,教官几次掰开他的手,他又马上抱回来,有人笑他了:“天快黑了,你是不是想住在鸟巢里呀?”
豆豆是倒数第二个,近下午六点了,天暗了,如果像前面几个耗时太久的话,天黑都还出不去,晚上七点半还有我们丽谦之家的第一届网络晚会呢。心里有点急了,而且别的家长已经纷纷收拾东西撤退了。
可能前面同学给的考验太多了,豆豆顺利上树,稍喘口气,摇摇晃晃却坚定地走扁担绳,几乎不休息,又按照要求,标准地沿着绳子下滑,总算安全着陆!我激动地跑过去抱着她,毫不吝啬对她的夸奖:“妈妈真为你骄傲!你真是妈妈的骄傲!”
过后说还是这个好玩,野战害得自己受伤了,不好玩,以后有机会还来。还怪那些人那么快就跑回家,不给自己加油。
豆豆这么一鼓作气还算顺利完成三个环节,也真是没时间耗了,一定要完成的任务,退无可退,只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去做。以前看过这么一句话:当人没有任何依靠的时候,会坚强得什么都可以做。是呀,最后还是只有自己才能帮得了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同时也说明一个道理:成长任何时候都是自己的事,都是孩子的事,父母要做的,是创造环境,激发潜能,做一名合格的观众,给到适当的保护,让孩子自己走他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