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值得记录的一年。这一年,疫情开局,全国人民宅在家里过年,然后是一个多月的在家办公,出行受限,紧接着全球都进入了疫情防控。这次疫情给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不少影响。
这一年华为遭受了美国举国之力的打压,全球化浪潮似乎停滞。
但,中国作为疫情最先爆发的国家,却是疫情控制最好的,经济恢复最快的。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想要致华为于死地,但华为化危机为动力。
万维钢说"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它另有计划"。
我,保持计划行事。
这一年,我不仅遇见了对的人,还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工作和公司。
一个多月以前,在前同事离职前请吃饭的桌子上,我可能自己都没想过我也能这么快就跳槽成功,薪资涨了还不少。
不得不感慨那句话,机会总是属于那些行动者的。
坦白说决定要跳槽不是一天两天了,每天的工作虽然不累但越做越让我心累,因为我感到每多干一天就是多浪费一天自己的时间。
十月底,前同事离职临走前,请大家伙吃饭,我们都感慨万千。人受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加上九月份亮哥也跳槽,我不自觉的点开了boss直聘app,修改了简历。
不找工作不知道,原来即使是10月底了,都还是有不少工作机会,每天都有不少hr来询问我,这让我感到有一种被社会迫切需要的价值感。
本来计划中,是拿了今年年终奖明天初再出去找工作,由于每天大量的面试邀请,我有些按捺不住了,于是虽然觉得准备得还没特别充分但抱着积累经验的想法就答应了一家面试。
结果是,竟然过了!
而且能给我涨好几千的工资。这实在地鼓舞了我,加上本来就想换工作的感情基调,于是我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多面几家,看看市场能给到我最高的评价。
于是开始了半个多月一边上班一边面试的辛苦付出,可以说那段时间是非常难熬的。
不仅要跟上快节奏的工作进度,还要给面试留有心力和时间,最夸张的一天,没有请假只是在工作间隙接电话面试,一天下来竟然面了有四家。
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每天不定时就会有不知道啥时候约过的面试电话过来,然后我立刻打起精神进入面试状态,回答对方各种问题。
有时接了一个电话,那头说自己是某某公司的面试官,方便接受面试吗。我回忆不起来是什么时候约的面试,就一边说没问题一边慌张地去找个没人的会议室,有时没有会议室了,就在楼下附近的湖边找个没人的地方接受面试。
后来数了下,一共差不多面了十一二家。其中大部分都是电话面试,事实上,选择在职找工作我也只能尽可能多的电话面试,何况我根本不好请假。这也得益于今年由于疫情很多公司都习惯了电话面试的形式。
而且其中有不少公司的面试我都是想不起来具体什么时候约的,甚至是完全不记得我投过这家公司了。电话打过来我都一愣"我有约过这家公司吗"。
可见,那几天我承受的压力,一边工作一边面试虽然减轻了房贷的压力,但同时也增加了面试准备的难度,特别是在时间精力上,如果是辞职后面试,能面更多家,特别是现场面得更多,在面试邀请的选择上更有余地。
压力的另一个大的源头来自面试本身,因为每一场面试都是极为消耗脑力的,准备面试时要做好知识准备和话术准备还有自我心理调整,到面试过程中的,面试官问出一个问题后,要迅速搜索脑海中的记忆,迅速做出逻辑判断,有时遇到可能不太擅长的问题,更要想办法给出一个至少不减分的回答,所以面试结束几乎都会有疲惫感,这还不算完,面试结束后还要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好几个夜晚...
人总是喜欢即时反馈的,就算没面过当场给我答复我也能欣然接受好总结经验准备下一场面试,最难受的是很多公司都要好几天才给出结果,而且还不止一轮面试。如果只是单纯的等待还好,大部分公司都需要我给一个强烈的入职意愿并且对方感受到给我开的薪水能满足我的期望才会决定录用,所以,在最后一轮的与hr谈薪也是十分漫长和考验心力的阶段。
这样下来,真正拿到一个offer其实不只是面一个试那么容易,还十分考验一个人的内心强大程度、体力、耐力、还有谈薪技巧等等。
所以当拿到一个不错的offer后,内心就会告诉自己很疲惫,不想再轻易体验面试了。
不过半个多月下来面了不少家,也基本清楚市场对自己的定价了。
最后选择了薪资最高同时也是认为对个人提升最大的一家。
这份offer是我现阶段来说十分满意的。
回顾这段时间,既感到累却又同时很快,累是因为那段时间实在难熬,有时候都很难入睡,快是因为回头看过去才发现自己已经做到了之前认为很有难度的事情。
在最后那个工作日晚上,我请同事们吃饭,饭桌上,我分明看到大家羡慕的眼光。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面试找工作是一件十分考验人性的事,而不只是技能和知识。而自身能力储备越强,则能让自己跳槽时越有底气!
而在这背后强大的动力则来自于我内心深处积压已久的对于现状强烈的不满。
满怀梦想——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的存在。
此刻,我想对自己说:接下来,新的征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