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听书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也让自媒体写作,专栏写作,出书写作空前盛行。
读书,写作是为了什么呢?
有的人会说,读闲书是为了打发时间,陶冶情操,读专业书是为了精进自己,让自己在专业技能上有更深的造诣,活得更加精彩。
有的人会说,写日记是为了将自己所遇之事进行记录,留个痕迹,写文章有助于梳理知识,进行思维训练。
读书是为了能深入思考;写作,是为了将知识内化。
读书,是最好的知识投资,写作,是最好的思维锻炼。
一个输入,一个输出,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写作是为了读更多的书籍。
1.读书,深入思考
书的类型很多,可读之书很多,喜欢读历史书的人也很多。
读史可以明智。
虽然时代在更替,规律犹在。
通过解读历朝历代的财富、艺术、文学、政治、科技等发展规律,增长见识。
当今社会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原型,似曾相识的感觉。
历史书读多了,接触的历史事件,处理方式都尽在书中,处事更加明智。
在听书时,有一位读书达人说每当自己陷入人生困境时,自己总是可以在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读人们对她的处事方法赞口不绝。
记得几年前有一位朋友参加一次职位竞聘,上了讲台,他战战兢兢,由于PPT上甚少文字,所有准备的说辞都忘得一干二净,他无与伦比,逻辑混乱地开始他的陈述,台下的人也明显感觉他在声音在发抖,胡乱的把PPT播放完,他就下来了。
这次失败的演讲经历给了他很大打击。
之后,为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他买来500多本历史类、演讲类、思维训练类,口语表达类书籍,工作之余花了两年时间苦心阅读,书写读书笔记,组建一个小团队开始线下分享。
有一次他跟我说,我发现历史上的丘吉尔曾经口吃呢,经过训练他成了首相。
曾国藩智质平平,也是经历了几年的磨练才有了不菲成就。
他在书中找到了原型,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他的表达越来越流畅,思维越来越敏捷,工作也越来越顺了,同时,生活上也有很大的起色。
读书,是成本最低,而价值最大的投资。
工作,生活遇到困境,当我们静下心来阅读,反思所作所为,再结合实践,思考出路,可以解惑,解除困境。
2. 写作,内化知识
关于写作,梳理所思所想,将大脑中存储的众多信息进行归类,聚集,表达成文字,组织成文,或用于阅读,或留些念想,或纯粹发泄情感,当你这下一堆看似无用的文字,也许心情会没有那么糟糕。
写作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事,不管写什么,思考,动词写都是一个人的事,锻炼一个人独处的能力。
写作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当我们码下1500字的文章,再仔细斟酌进行打磨,特别有成就感。 写作一开始也许文不对题,词不达意,废话连篇,但读书多了,优秀文章看多了,加上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再用文字表达出来,表达会越来越流畅,文笔生花,写出优秀的文章也是指日可待。
写著名作家刘墉先生说,写作的人经常会找的一个借口就是没有灵感,文思枯竭,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懒惰。
曾经有一位同事,喜欢摄影,闲时专研摄影技术,想拍一张片子来参赛。在街头,他随手把夕阳下一个老奶奶搀扶着一个老爷爷步履蹒跚走路的画面拍下来,配文字最好的爱情,获奖了。
另外一次,他为了去拍一张海边日出的作品,提前一天驱车6小时到达,第二天4点钟蹲点准备,拍出朝气蓬勃的日出照,参赛也获奖了。
第一次获奖属于偶然,这样的机会不多。大多数有成就的人如第二次经历了辛苦磨练获得的。
一个写完100万字的姑娘有一天公布她获得了5000元的写作签约费,别人问其经验,她说就是写,一直写,一直写,一直写,为了生存而写。
灵感来源于日积月累,来源于不辞辛劳的加倍努力。
3. 写给自己
当我决定写作,开始侥有兴趣,写着写着,没有话题可写,但我不想放弃。
有人说找不到话题的时候就去读书,增加输入。我就挤时间读书,在书中去找灵感,也就有了话题。
坚持日更1000两个月后,种种原因停更了,也是为自己的懒惰找了借口,3天前打开简书,看着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有一个声音再告诉自己,坚持写一年,坚持思考,看会有什么变化,字数争取写到每日1500字。
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只是让自己形成这个习惯,不管写什么,将自己看的书,对生活的感悟,或者就是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写在纸上,坚持写作。
一年后,或许有另外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