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看了《谁的青春不迷茫》的电影。
我的青春生活,似乎被立体展现了出来-----整个青春,都是为别人而活。
1、至今,我是个为别人而活的人
影中的林天骄,似乎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从不给他们找麻烦,一直是上进的代表。即便资质愚钝,但是凭着一股强大的耐性与拼劲,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去刷题,拿分,最终也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成为一个人人称赞的孩子。
从来没有人问过,你想要什么?你喜欢现在这样的奋斗状态吗?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拼命奋斗,导致了我整个青春时期的眼界狭隘与闭塞,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我的生活看似很有目的性,其实是社会引导的,因为从来没有想过世俗的目的之外的东西。
曾经的我在面试时,会很自豪地说,“我什么都可以做,并且都能够做好”,彰显自己很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颇为得意。但是,明白人看在眼里,你只是个没有目的、没有个性的,隐藏在大众中,最终会碌碌无为的人---可你的努力会让你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员工,仅此而已。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知道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部分的人,要的只是别人想让他们拥有的东西,而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我的人生应该怎么过?表面上目标明显,实则是一个“假目标”,实则是在跌跌撞撞、在每一次失败过后怀疑自己,而后重新过以前的日子,不厌其烦,继续被心中的恶魔驾驭着。
2、羡慕另一种生活状态
羡慕影中的高翔,羡慕他的“遗世独立”,羡慕他的“为梦想而活”,羡慕他不畏惧世俗的眼光,“说自己想说的真话,撒想撒的谎”,不被任何人操控着,只听从自己的内心。面对爱情,也不是想象中的一定要追到手,而是“她开心就好”。并且不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看法,改变天骄对理想的理解,而是自己做出了行动,让她理解他眼中的生活,他眼中的理想。
我欣赏影中的“修车行老板”,他那句“我们不为别人活着”。这句话从修车行老板口中讲出,提醒了我潜意识中的工作高低贵贱之分。我,一个白领,为了未来的可能,做着一件不知道喜不喜欢的工作,为了工作,在不想笑的时候笑,在想放松的时候,被应酬绑架着-----越来越看不懂自己的真正诉求是什么了,为别人活了这么久了,慢慢忘记了自己。
我,努力着,为了未来的家庭能过的更好;街边小贩,为了生活起早贪黑,给孩子一个殷实的家庭。一个公司,下至普通员工,上至董事长、总经理,倘若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啥,在追逐眼中的目标时,忘记了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那样,我、街边小贩,并无二致,都是生活的奴隶。
3、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想起《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兰彻,清清楚楚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心无杂念地做一件事---热爱科学。不像法尔汉和兰度,被亲情绑架住而不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着社会告知的“人中龙凤”的工程师,表面风光,但是没人懂他们的苦。
我知道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人趋于生活的压力,不会去做工作以外的事情。但是,我们始终为自己而活,要去发现自己,探索自己。“不做无为之事,何以为有涯之生”,做一些没做过的事,尝试写作、体验生活、给自己一场旅行,阅历阅历,阅过了一切,才能有阅历。
尝试新生活,让迷茫的青春,拨开云雾见青天,慢慢地,去寻找心中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