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爵
编/发乱
重磅名剧,值回票价
有中国粉丝说它就是“英国版《红楼梦》”,有西方观众说它的影响力仅次于《权力的游戏》,有剧评人说它是《傲慢与偏见》之后最好的英国时代剧,有统计机构说它平均收视率仅次于国家王牌剧《神秘博士》——它便是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最近其大电影上映了。
英剧《唐顿庄园》第一季2010年开播,第六季2016年完结,讲述了1910年代唐顿庄园里的众多人物故事,折射出历史变迁、等级差异、爱恨纠葛和诸多启示。唐顿庄园是虚构的,融合了史上很多传奇原型,以海克利尔城堡作庄园外景。这部制作最昂贵的英剧,成不成经典尚需时间考验,但已屡获欧美电视奖项并收视爆红,在本土和美国均广受欢迎,一集可以吸引约2000万西方观众收看。
沉寂了3年,《唐顿庄园》电影版集结原班人马制作,犹如迟到的大彩蛋,欧美一上映便票房、口碑双丰收。
剧情流畅,丝丝顺滑
不懂前情,没观原剧,新人亲测观看《唐顿庄园》电影版并不吃力。电影版对萌新友好,对情怀老粉丝也照顾有加。不得不佩服英国扎实的电影工业和优秀的戏剧传统。
电影版将故事定在1927年,“一战”恢复元气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前,以接待国王王后为主线,多线并行叙事。大到元首驾到、庄园存废,小到女仆定购食材、男仆吃醋风波,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十组以上的人物关系,有条不紊展开,张弛有度而不显凌乱。讲故事还时不时蹦出金句佳言,猝不及防又合乎情理地给人启迪和思考。这种快节奏+闪光点,美剧、英剧或日剧观众倍感亲切。朱利安·费罗斯原剧编剧团队和迈克·恩格勒导演的老辣可见一斑。
职业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服饰、化妆、道具、置景等海量细节考究和还原。一面擦得铮亮的银质餐盘,一辆旧时嘟嘟冒烟的汽车,一列蒸汽腾腾启动的火车,一个整齐和充盈的裁缝鞋帽间……仿佛都会说话,与故事时代感相应成章,持续营造出一种古典气质。
几十人的群像由于压缩在2小时篇幅,演员只能凭借不多的言语和姿态动作,表现人物复杂个性和彼此关系——而他们真的做到位了。
不过笔者仍然建议新观众把握庄园里的几个女性,有助于观影。全片灵魂角色老夫人、维奥莱特老太君虽然退位但余威犹在,其大孙女、大小姐玛丽是受命撑起庄园的“CEO”,二小姐获得美满婚姻但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家过贵族生活应酬,三小姐已在分娩之夜离世,其丈夫、三女婿是曾行事冲动、本片主线人物之一的汤姆。
旧瓶新酒,圆满落幕
电影版虽然在讲1927年的故事,但其实说的是当代人,且“普世”。
猜猜看,萌新看到了什么:春晚小品毒舌蔡明、《金牌调解》调停成果、青春剧男女冲动热情、退休女总裁敢爱敢做……也有一点我们不常见,就是“第一大腐国”所擅长的基♂情洋溢。满足了一部分女性消费倾向。
整部电影看下来,涉及女人渴望自由、平等,愿尽情追求爱恋与工作;男人追慕同性,也想拥有一次真正的爱情;又有为人夫者顾及育儿和家庭,一时放弃在外打拼事业和荣誉;还有政见不和者,能保持异见也能拔刀相助。……这并不是客观反映当时的情形,而是今天跨越国境的价值观,是当代人的焦虑和参考方案;没有骇人听闻的情节,没有脸谱化的大魔王,是今天的审美取向,是后工业化的泛和平愿景,使全球观众共鸣。
而说它是当代童话,不仅因为它有着迪士尼般的大团圆,还深层次的全方位的弥合矛盾。
电影版同样分楼上、楼下两大空间,对楼下的下层人物着墨不少且抢眼。但下层的独立思考,仅体现在吐槽政治,和反击霸道滑稽的国王侍从们,以此维护所谓的荣誉、专业和忠诚。楼上的上流人物似乎都富有感情,善解人意。
那些国王的侍从们被黑出了翔,捉弄他们也掀起了高潮,饶有趣味,这是为剧情和唐顿主体服务,经不起推敲,甚至细思恐极——哪个无聊的家伙像我一样较真的话。
塑造的国王和王后,自然是通情达理,博闻睿智,有气场的主旋律形象。贵族们继承接班也是要素,传位给女佣自然受到反对,然而女佣不是真女佣,一切顺理成章——以血统出身论资排辈不能忘。
(一条批评的分割线)
唐顿庄园庞大的家里,是一个上层下层和谐友爱,彼此找到依托,关系亲密稳固的乌托邦。在电影里,全世界的观众看到的是尊贵得体的王室,温馨善良的大家族、小镇领军者,是当代都市人逃避烦恼的理想化形象,涉及到了社会冲突却巧妙避开直面阶级矛盾。繁缛优雅的礼节规矩、华丽高贵的礼服首饰,极致视听满足了外人和后世对陌生的旧时贵族的设想。即使只是一介平民,也由衷为贵族传统礼赞。
在争论李子柒是不是中国“文化输出”时,“日不落帝国”姜还是老的辣,一部诙谐轻松的电影潜移默化输出了系统的英伦成人童话。
老夫人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不过庄园却永远是小镇中心,“庄园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别想摆脱。但是不改变,意味着现代发展停滞,阶层流动停止并将造成更大的苦痛代价。
《红楼梦》是一处悲剧,而《唐顿庄园》电影里没有赤裸裸血淋淋的残酷现实,一切皆大欢喜,留下新老观众的愉悦体验,以此画上了一个可能的漂亮句号。
END
更多精彩,尽在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