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运用精神分析中的人格理论分析一些日常中孩子的成长表现。
在孩子小时候,犯错是难免的,当孩子犯错后,教育是必须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对孩子行为上的效果是相同的,但对孩子内心心理影响却是不同的。
小时候,在孩子大概三岁左右的时候,是模仿的高峰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非常喜欢仿照父母干活的样子,在家里也“帮忙”做一点事情。比如会欢天喜地的到厨房拿碗拿盘子。父母出于安全的安全的考虑,往往要教育孩子不要到“厨房重地”捣乱。
特别是孩子将碗盘打碎后,父母的第一反应会很生气,接下来会是不同的教育方式。
有狠狠的打孩子手掌者,通过给予孩子一次痛苦的记忆,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动什么东西不可以动。这种教育方式,基本原理是生物的条件反射,就是让孩子将这件事与一个恐怖的情景建立连接,下一次想到做这件事就会想到与之连接的恐怖情景,进而不再行动。优点是,处理简单见效快。缺点是什么呢?不同的孩子表现不同,这个还和孩子的气质有关。
有的孩子学会了父母处理类似事件的方法,这样的孩子内心深埋了一颗暴力制裁的种子,有的孩子习得了瓷器碰触恐惧症。有的人到了超市,看到易碎品绕的远远走,就是这样落下的毛病。严重者,凡听到玻璃瓷器碎落声就会心惊肉跳。
还有的父母不动手却比动手还要“狠”,父母会完全把孩子当成是小大人那样,恶狠狠的批评孩子,有的父母会口不遮掩的骂孩子“笨死了、像头猪”之类的话。
孩子在3岁时已经能够清楚的分辨父母的情绪表情,当打碎了碗盘之后,父母那一脸的愤怒直接就告诉了孩子,做了一件错事。如果再接着是一顿的辱骂,结果就是孩子的信心跌入到了冰点。
为什么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能够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时,却在父母的左右要求下也难得行动?问题就是出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在模仿做家务的时候,出了错遭到不正确的教育所致。
错误的教育会引发孩子的羞耻感,过重的羞耻感意味着孩子有着失衡的超我部分。超我是人格中的监控系统,它监控着本我和自我的一举一动。超我过重的人,会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在乎“羞耻感”对自己的刺激。
人没有羞耻感则与一般动物无异,但是人有过度的羞耻感则难以做事。事事如果都要做到世人认可,那还敢做什么事情呢?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适度的使用羞耻感对孩子教育是必须的,但不能任何事情都用羞耻感来解决。比如孩子尿床了,有的父母就会说:“你羞不羞,这么大了,还尿床?”目的是激发孩子的超我部分(道德部分)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然而这样做的副作用就是,孩子可能由此变得道德性焦虑,总是担心自己再尿床而被“羞辱”,反倒因为焦虑使得尿床再次发生,进而更加焦虑,让一件小事儿变得愈发复杂。
教育孩子,少用道德,多给孩子提供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