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有痛和无痛胃镜
与医疗技术的学术观点、具体治疗方案、效果没有关系,只是从我个人的经历,简单谈一谈。
下胃镜很有必要,前提是能把自己的症状向医生讲明白,医生也非常认真地倾听,并做了一些其他的检查,然后认为有必要下胃镜的情况下。
我觉得我第一次的胃镜下的就有些草率,不是真的因为胃,可能是因为神经过敏,是心态与情绪导致,是认知的问题。
我第一次、第二次下胃镜的时候,还没有无痛胃镜。第三次的时候就有了。自己查了很多资料,认为技术不是很成熟。
第四次下胃镜前,因为第三次很难受,铁了心再下胃镜一定是无痛的。
最后还是做了有痛的,原因有三:
首先,再一次认真咨询一个很熟悉的专家,详细讲解了有痛与无痛检查的效果的真正区别是什么,而痛不痛是被检查者的生理感受,更多的时候是被生理感受的疼痛放大了很多倍的心理的畏惧与恐惧。我认为还是认知导致的接受这个观点。
第二,我已经下了三次了,一般就是十分钟以内,自己还是能承受得了的,更为主要的是,短暂的生理疼痛的目的,是为了治好病。
经历了疼痛,对自己今后更注重健康有好处。疼痛的时候,会想起自己是如何作贱胃的:在此之前你从来没有真正在意过她,只为了自己的口福,喝的爽,吃的嗨,还为了那些所谓的sy、gz、友情等等去喝大酒……这种痛苦是会提醒自己以后如何善待她——最终是善待自己!
第三,正好我的一个比我小七八岁的同事,几个月前更做了无痛的,检查完以后,头麻头痛到现在,挺不舒服的,他自己觉得记忆力又点影响。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领导无痛检查后,血压等几项指标升高,住院一周才平稳。
我个人及同事还有那个领导的实例,也不一定是普遍情况,不一定具有参考价值,你有你的个体差异,所以,还是按照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提供的方案执行才对。
二、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
我也是人到中年才知道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
人在年轻时,或者没有没有得过病、住过院,以及没有亲人、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被疾病折磨的实例,对健康与疾病是不会多么关注、有深切体会的。
罗素说过:“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胃病与不良的饮食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因果关系,也是如此。
拿像胃炎这类慢性病来说,需要长期的治疗与养护,生活方式调整就非常重要。我近两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冯雪讲高血脂》所说的:
“真正的生活方式处方,要像药物处方一样,要有具体的处方,清晰、明确、有针对性,并且要不折不扣地严格实施,才能有效。”
几个要点:
一是生活方式必须调整,胃炎等好多慢性病的形成,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二是调整要“清晰、明确、有针对性”,大概知道是不可以的。比如伤胃、养胃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成为日常行为杜绝还是坚持的重要关注点。伤胃与养胃的食物,一定要成为日常家庭饭菜的负面与正面清单的重点,非常清晰与明确。
三是“要不折不扣地严格实施”才有效果,这一点是最难的。
如果说前两点是认知,这大多数人做不到的第三点就是毅力。
为什么住院效果好?主要就是全天候都是按照医生的治疗程序进行的,用药、观察、作息、饮食等等。出院回家后,就没有这些条件了,很多人的效果肯定打折扣了。
三、心态与情绪
问你一句,别人劝你,或者你劝别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要想开啊”!
什么是想开?很多时候就是指认知、心态与情绪。
心态与情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得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康复的主要因素。
心态与情绪好坏的根源,是性格、境遇和认知。
性格不容易改变,境遇不是自己完全能掌控的,而认知是不一样的,认知能改变性格中消极的那部分,能更好地理解、顺应境遇,使心态、情绪尽可能平和。
所以,想开与否与心态和情绪关系重大,认知能力又直接决定是否能想开。
四、关于中医药
若干年前,听过这个戏言:“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医结合治成标本”。
后来发现这句话真的是戏说的成分大。
真是不愿意触及这个话题。
网上有一个点击率、点赞数很高的文章是这样说的:最容易引起争论与非议的三个关键词是时政、中医与宗教。
我也没有什么固执的观点与理论,就自己胃病好转的过程说具体的事儿来说吧,我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然后吃了将近三个月的中药,结果是“胃没有再疼过,糜烂消失,0.5cm 的息肉缩小到0.3cm,0.2cm的息肉消失了”。
我的胃的康复,应该是中西医共同治理的效果。
给我诊治的中医专家的根本观点麻,也没有什么特别,人人都知道:中医药是系统调理,以脾胃(是系统而不仅仅是具体的脏器)为基础和抓手,在培根固本的基础上,促进人的整体通畅、协调,从而达到其他的系统、器官的好转、健康的效果。具体治疗过程中,要经常面诊,及时调整用药。
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包括中西医的共同的普遍的健康观点,中医的望闻问切可以诊断整体状况,脾胃不好,但是具体情况、程度还要通过最简单的下胃镜等西医手段来非常直观与精准(包括一些非常好的西药)的定性与定量,中药治疗与调理对胃确实有效果,最后具体胃炎好没好、好转到什么程度,主要量与质的标志,也是通过西医的检查指标方式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