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朋友也请好好说话

一朋友去了邻近城市工作,大家问他感想如何,他说大城市同事关系冷漠,没有私交;问他如何每天上下班,答曰天天来回往返。问他业余时间是否和前同事朋友也聚聚,他说自己呆着,人走茶凉这里也人情淡薄,前同事朋友即使联系,大家也很少有空,还会用自己特有的语气语调说句“你们忙呀。”

听了这话没人应声,其实,也许不是人情淡漠,大家只是单纯不想和他一起玩;确实是真得忙,只独独面对他。

这朋友心思不坏,工作也很用心,任劳任怨,基本上交到他手上的工作都能比较好的完成,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选择私下时间对其避而远之。

为什么?

不是欺负老实人,也不是工作能干的让大家嫉妒,更不是什么优秀的人不合群。

只是因为他说话太“难听”。

照片来源于网络

女同事相约一起从网上订花,每周一束,让平淡的日子多些小期待与惊喜。某一人拍图片发了朋友圈。

他留言,“哟,这谁送的花呀?找着男朋友啦”被回复“自己买的不行啊。”

待看过底下留言,发现几个女同事都有。

又问“多少钱啊。”被回复之后,接着说“哟,一个个可都挺有钱啊。闲得。”一般就没回复了。大家似乎会很有默契地选择屏蔽他的话。

或许你说他说的是大实话,这些鲜花华而不实,就是浪费。

可那又怎样?大家都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如何支配自己的收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不赞同别人的生活方式,但也没必要干涉甚至指责别人。毕竟,这是别人的生活,看不惯可以闭上眼,没必要上赶着告诉对方,“我看不惯你。”


从刚参加工作的单位离职后,大概对原单位感情颇深,非常关注原来同事的生活。只是这关心的方式也很独特:

“那个A,找对象了么,哟,都老大不小的了。”

“那个B,都多大了,结婚了还不要孩子,成天玩的,可真行啊。”

“还有C,你看当初俩人好得和啥似的,居然离婚了,没点正事。”

不论当面还是背后,他倒真诚,一样可以“心直口快”“直抒胸臆”。

只是,赤裸裸表明自己的看法,看似坦荡。然而,听起来难免显得刻薄。因为,他并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

A大学时候受过情伤,刚刚走出过去的阴影;

B两人要孩子很困难,不想让外人知道,以玩为借口,四处奔波寻求治疗办法;

C俩人貌合神离已久,放手就是解脱。

也许你会说,对呀,这些他都不知道啊。是啊,可即使不知道就可以如此轻易得点评别人的生活,就可以不负责任的下结论么。毕竟是别人家的家事,与他何干?要知道有些话即使不知道当面说出来也一样很伤人。

而且,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停留在“哟,咱单位风水不行啊。你看着单身、结婚没孩子的、离婚的,太乱了。弄得我都找不着对象了。”

合着前面的话都是为了铺垫、衬托、对比么,以此来佐证他找不到女朋友的合理性与宿命?

说什么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现在的女孩子太娇气、太矫情、就爱有钱人,难道就从不曾反思过自己的说话方式?


他心不坏,过日子也是精打细算,人很聪明,也收拾得利索整齐。朋友们劝他收敛一下,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

他会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这是实在、真实,不虚假。”

“看把你们一个个矫情的,都听不了真话了啊。”

“这些事是和我没关系,可咋了,我就是损人不利己的类型。”

也许你会说他这样子才痛快,活得洒脱肆意不委屈,想啥说啥,足够真实。

可对于听者来说,谁需要这种的醍醐灌顶,谁要听这种难听的实话?有些自身遇到的难题,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谁需要戳破那层窗户纸,撤掉那层遮羞布。

对他而言,从不掩饰,直接把话以最难听的方式说出来,结果就是渐渐地大家怵于与之交流,也怠于和他交往。

不是把话说得难听才是实在,不是刻薄才能反映出真性情,也不是话说到极致才说明真诚。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时候也会气馁、会伤心,甚至一时的懈怠。朋友之间是需要真诚相待、开诚布公,但人与人之间再亲密也是有距离的。不能给予实际的帮助可以理解,但也请不要伤害。仅凭一张嘴肆意评价、评论别人的生活,实际上却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听者收获的只有坏心情,有何意义?

不是社会太现实,人情太淡薄,只是有些“直率”太难以接受。且莫忘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即使是最亲近的朋友,也请好好说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