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startup-partner.com/1792.html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新鲜事儿,都是前人玩过的把戏。”
——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
1987年,43岁,部队退役,高龄创业,2万元起家……也许连当时的任正非自己都想不到,他在一间破旧厂房里创造的华为公司,今天会改写世界通信业的历史。
2016年,在VR创业领域,80后已经算是老兵,90后正当年,创业者坐在时尚的众创空间里,可以轻松拿到百万千万的风投启动资金。
30年后,有没有可能一个新的“华为”会出现在中国VR领域,去改写中国乃至世界VR行业的历史呢?作为一名通信业的资深人士,也作为第十区VRAR孵化器的联合创始人,且将两者管中窥豹做一对比,看看是否可以揣测这个答案。
199X年的电信热 vs. 201X年的VR热
任正非幸运的选择了一个好的创业方向:通信,在199X年代,以通信为代表的信息化风潮席卷了全球,中国自然也无法错过这个风口。当时的中国通信业,与今天的中国VR其实颇有几分相似。
一 方面,市场想象空间巨大,1990年能够安装固定电话的人家都屈指可数,巨大的市场需求奠定了产品的销售空间;另一方面,国内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 距也同样明显,1990年代的先进通信设备几乎全靠进口,国内如华为等通信企业,大都在靠代理国外先进设备赚第一桶金。少数有余力且有眼界的企业,开始山 寨国外的优秀单品,大家的研发水平也都不算high,基于国外成熟的软硬件研发平台,做类似于二次开发的工作,是当时创业的主流,如果能够找到行业某个特 殊应用点,做出独特单品,那就是独角兽了。
今天的VR行业,大多数软件开发者在基于Unity的SDK开发,一体机、眼镜、摄像机等关键设 备的主流一线厂商仍然在国外或台湾,如Oculus、HTC、Zspace、Nokia……国内最多的是各种把Google Cardboard的纸壳换成塑料壳的低端VR眼镜,而做工又谈不上精美,甚至不少产品的设计都称不上佩戴舒适。乍看起来,201X年代国内VR和国外 VR的差距和199X年代的通信业差距并没有小多少。
这段90年代电信史能帮你少走VR创业投资弯路
虽然今天国内外VR行业发展差距仍然不小,但事实上已经远好于90年代的电信业差距,一方面市场新兴,海外巨头也没有形成垄断优势,另一方面中国今天的资本技术人才积累远非90年代。尽管如此,看看90年代的电信史,仍然可以帮VR行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少走弯路。
*压中赛道是最有价值的
在 90年代,各种通信技术PK要比现在VR一体机和手机眼镜的PK更红火,选错了赛道,意味着未来的淡出,例如光通信PK移动通信,结果是选了光通信的烽火 变为非主流厂商;大小灵通 PK 2G/3G,结果是力推大灵通的信威到今天很多人也没听过这个名字。华为之所以能够一直前行,主要是每一步都精确了解市场,挑中了方向,90年代趁全国升 级程控网络搞了交换机,21世纪又全力投入3G站稳了移动通信市场。
所以说要压中赛道,关键要了解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以游戏市场为例, 视游戏为猛虎的中国家长们肯定不会趋之若鹜地花几千乃至上万块给娃儿买个客厅游戏机,没有单机游戏购买习惯的中国玩家也不会支撑起国外那种极其精美的VR 单品游戏研发成本,反倒是手游的流行提示了我们,如果能够制作出低成本,可以满足中国人打发消磨闲暇的短暂时间,并且采用类似的盈利模式,也许更加有助于 创业和投资的成功。
*早期遍地是黄金,后期只有平台化才能做大
199X年代,我的母校北 邮的教授讲师乃至博士生们都赚了不少钱,因为那个时候市场上产品极度匮乏,只要能做出一个解决方案就有买家。但是到了200X年代,这些风风火火的校企大 都销声匿迹了。因为高校人员是几乎没有办法紧跟市场,做出升级换代产品的。而且早期的通信产品大都是单品、简单乃至边缘的应用,最后像华为这样胜出的企 业,都是因为逐渐由成功单品走上了平台化的道路。
VR行业也同样类似,今天的创业企业,能力资源有限,只能做一款好的单品,但是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沉迷于单品,不考虑未来的平台化,深度引擎化,那么想创立一个基业长青的“华为”级企业是不可能的,但这个团队也许如张小龙一样有巨大的并购价值。
*早期ToB最赚钱,攒够家底再To C
华为的成功,因为它吃准了中国电信运营商的ToB需求,在二十几年后,华为才逐步进入到ToC领域,凭借高端智能手机一炮打响。
VR行业也非常类似,虽然2016年是VR元年,但是坦率地讲,目前消费级的VR眼镜、一体机等设备,其体验与我们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内容市场更是还处于摸爬滚打的阶段,ToC的火热,也许还有一段日子要走。
但 是VR的ToB应用市场,一方面需求强劲,博物馆、园林、教育……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软硬件开发平台也足以支撑这些应用。所以VR的创业和投资,早期 ToB是非常有价值的方向,但同样要注意平台化与项目化。90年代项目化的通信企业,几乎全都消亡或者沦为资源型壳公司,只有从ToB行业应用中总结出规 律,实现了ToB平台的企业才能生存到今天。
*赶超世界靠市场规模和资本积累
华为赶超世 界先进水平用了近30年,走的路线也很简单,先是参考国外流行产品做国内版,靠对国内市场的特殊理解迅速农村包围城市,赚到第一桶金;随后不断复制这个过 程,因为中国人口足够多,市场足够大,虽然没法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后劲儿十足,总有一天能够攒够足够的钱。其实技术,特别是信息领域的技术很难有越不过去 的门槛,门槛最终都在资本的堆积上,最终一定可以堆出通信业的华为,互联网业的腾讯阿里,就拿最近的打车来说,国外有个Uber,国内也能堆出个滴滴。
所 以VR行业也是一样,虽然今天看起来牛掰的硬件产品是美国人的,牛掰的SDK也是美国人的,但是假以时日,中国也可能诞生出类似的产品。不过呢,要是今天 有人宣言说自己有领先世界水平的硬件产品,那么还是要冷静审视一下,是否真如其所言。因为毕竟硬件产品需要长时间打磨,中国的风投和创业环境,对十年磨一 剑的创业项目并没有那么亲切。
VR投资机会正当时,拭亮双眸有真金
如果199X年代有今天的风投,那么华为早已是个上市公司,而不会有今天这样独一无二的股权结构。今天的VR比当年的通信,其优势在于可以借助资本力量加速飞升,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而 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也可以借助当前的时机,特别是整个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来找到有价值的赛道投资,如何能够从纷纭项目中找到好的赛道,除了上面所提的几个 方面,还需要注意VR投资是一个长线的投资,如果在意短期结果,那还不如赌一个O2O来得快,至少一年之内就能够知道投资是否失败。而且今天某种VR产品 的市场份额,完全不代表未来,因为一个完全没有充分开发的市场,即使占据了其100%的份额,也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100%,也许只是未来大市场的千分 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甚至真正的竞争对手可能还没出生。
更重要的是要挑选好的团队,因为也许一个团队今天的创业赛道不是最佳,但是只要足够优 秀,这个团队是可以去不断调整方向,最终找到合适的赛道,就如张小龙在十几年前被人民日报批,今天的微信却如日中天一样。那些对市场有深刻理解,有高度执 行力和凝聚力的团队,投成的概率自然要大很多。但是如果挑花了眼,错过这一轮,后面再挑选赛道就难了。因为一个好的产品和公司不可能凭空产生,总是要从过 去的经验中演变而来。
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投稿,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