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两小儿辩日”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汤问第五05总第069篇

列子《汤问篇》“两小儿辩日”故事,因为孔子所经历而广为流传。可是,在“夸父追日”故事之后,列子把太阳、圣人、小儿,置身于一个具体生动的场景之中,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且看原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见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辩斗胜。问他们原因,一个小孩儿说:“我以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儿以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棚盖那样大,等到中午时,则像一个盂盘那样小儿。这不是因为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沧沧凉凉,等到中午时,如同把手伸到沸水里那么热,这不是因为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表示不能决断了。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以为你懂得知识多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体悟:在两小儿辩斗面前,圣人孔子表现得慈祥、宽厚、朴实,他对自然和童稚的恭敬、诚肯,助推了孩子求真、好学,不惜被小儿质疑“孰为汝多知乎”,堪称师长的典范,实在难得!话又说回来,在小儿面前,面对天地的运行,孔子除了表现出无知,还能如何呢?

列子在论述宇宙及人生实相的汤问篇,引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有着更多深意,对人类的认知体系提出了质疑。“日”对于人类来说,最具生存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人生最完美的模板。然而,小儿尚且懂得“辩日”,而成人对之却熟视无睹。我们总在以为什么,主张什么,总想别人服从自己,殊不知,我们的以为真的与客观世界符合吗?我们五官感知的世界,真的就真实准确吗?小儿不知日大日小也就罢了,难道成人不该知道其中的奥妙吗?对宇宙万物的认知,两小儿尚且如此执着地辨别探究,我们成人的自信又来自哪里?博学多识的圣人“不能决也”,我们又该得到什么启迪呢?

太阳的远近、冷热、大小,皆是自然现象。那么,自然现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又有谁像两小儿和夸父一样去探究?祖先早已做到的,后世子孙却达不到,岂不哀哉!当今所谓的文化人,难道不该主动地引领孩子认知天地、认识人吗?我们所谓的主流文化,多么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学习孩子,借鉴孩子的先天光辉,追溯、吸收本源文明啊。读此故事,笔者亦产生了更多感触。

一、小儿“真”之至

谁更接近宇宙实相和生命真谛?小孩儿。在小孩儿身上,与天地自然链接,先天的意识、信息和能量,远远多于后天得到的教育和经验。换言之,小孩儿更接近宇宙和天地自然。而在我们成人,甚至一些学问家身上,所缺少且迫切需要的,正是这些“童真”。能够调控我们衰老忧苦的良方,也正是这些先天的意识、信息和能量。

你看,小孩儿为了求“真”,不惜“辩斗”,可见“真”在孩子们意识中的份量有多大。小孩儿辩斗,只是为了辨真相而已,不像我们成人,很多时候是为了争输赢、利害、对错。孩子身上的这股纯真气息,常常让我们感动。而只有“失真”过度的人,才会有“不务正业、吃饱了撑的”之类说法。

你看,小孩儿感兴趣的事物都是什么?日月的运动,天地的自然。如同牛顿观看掉落的苹果一样,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却发现其背后有奥秘。然而,在我们成人身上,最缺少的,难道不正是“链接自然、感悟自然、遵循自然、融入自然、摆脱名利束缚、拥有真正的智慧”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你再看,小孩儿看问题,讲究实实在在的证据——“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而不是胡搅蛮缠,强者上而弱者下,一味维护自己。更不像成人做事,钱权色利情一起上。

二、大人“附”强势

列子引用孔子所遇“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两千多年了。然而,故事流传至今,有人说孔子谦逊宽厚慈祥,尊重小孩儿,通天地之心,又有多少人把孩子当成了故事的“主角”呢?可是,故事通篇提到孔子,只是“孔子东游”、“孔子不能决也”两句话而已。为什么我们在热衷于恭维故事中并无所作为的孔子的同时,而忽略了问题的提出者、求解者、真理坚持者、更是故事主人公的“小儿”呢?

然而,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人类的继承者,是预备中的主人,难道不应该成为我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角”、主体吗?况且,在孩子身上,还携带着我们最需要的意识、能量和信息——童真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灵性源于“天”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方兴未艾。复兴不是复古,复兴在于超越。列子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缺憾才是发展的动源和齿轮。如何站在圣人的肩膀上,补足圣人的缺憾,了却圣人的遗愿,让我们更加自信和有力呢?

在故事中,为什么小儿会关注太阳的运动及变化?小儿所关注的自然现象,为什么我们却没有更多地关注呢?因为小儿依然与天地同频共振着,依然活着天地灵性,而灵性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我们是否应该懂得自己的来源、形成和归宿?懂得人与宇宙天地的关联和关系呢?不知来自哪里?归到何处?又怎么能明白自己究竟该怎样活着呢?

如此而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对圣人质朴的讥笑,多么地震耳发聩啊!如此多知,而不知天地,这不正是列子老人家给予我们的巧妙提醒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55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0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24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4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5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5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78评论 1 30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8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6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49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67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0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4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汤盘之辩: 这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
    篱下老人阅读 1,099评论 0 1
  • 列子,汉族,本名列御寇(“列子 ”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黄老道家学派的杰出...
    彦娥堂鹏辉茶道阅读 978评论 0 0
  • 晴空无云万里碧,四明湖畔水杉拥。 岸上黑牛恋青叶,沙滩绿树染秋红。 游人如织叹风光,车驾迤逦幻长龙。 梁弄大糕惹迷...
    蓝莲听雨阅读 172评论 2 2
  • View的绘制流程&Activity的生命周期 刚开始学Android开发的时候,对自定义控件比较感兴趣,也经常遇...
    hewenyu阅读 947评论 1 3
  • 摘抄 改掉孩子爆脾气 只需三步,就能帮孩子改掉“暴脾气”,长大以后更有出息 孩子发脾气时,你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心心相印_66阅读 2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