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洋葱阅读有段时间了,坚持阅读,坚持通过输出九宫格来提高快速阅读质量也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核心部分总是抓不住,找不准,总结看来,是我自己不会提问,对书中我想真正抓住的内容不清晰,造成了九宫格的输出更像书本的缩影而不是自己对知识点的需求。还好前阵子买了赵周老师和其他两位资深三级拆书家合力编写的《提问力》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阅读问题和目标的需求。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地方,是它还用拆书帮RIA便签法穿插到每一个学习模块,不光带领我更加深入的学习了《提问力》这本书,还让我熟悉了拆书帮课程的模式,为接下来3月份参加拆书帮训练营30拆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的问题是,你真的会提问吗?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以前就觉得,问问题谁不会啊,但看了这个篇章,我不得不说,我真的不会!提问讲究“三心二意”即关怀心,就是把注意力要放在别人身上,是对对方熟悉的话题提出具体问题,而不是为了自己侃侃而谈展现自我而提问;好奇心,养成对事物探索的习惯;探究心,所有的问题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也有背后的种种原因,要保持一颗探究的心;二意,是指带着敬意提问,不要去质疑反对,这样容易引起反感,无法继续谈话。还有带着刻意提问,不打无准备的仗,每一步都要有铺垫有准备,这五项兼备,才是一个好的提问。
对于一个好的提问,除了上述的“三心二意”之外,还要注意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不是一个封闭性问题。所谓的封闭性问题,就是可以用“是”、“对”或者问题里的A/B选项回答的,而开放性问题,是可以引出回答者更深入的回答。比如,你觉得写作难不难?这是个封闭性问题。你觉得如何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第二部分,书中带领我们如何用提问来打破人生窘境。
提问可以引领我们走出沮丧和失败圈,寻找到新的方法。通过有哪些方法可以打破困局、如何做、怎么做、最好的做法是什么、何时开始第一步、如何保证自己的方法不偏离正轨、如何证明自己已经达到目标,类似丰田公司著名的“五个为什么”探究到最底层最细化,就是一个好的提问。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沉浸在我做不到的失望或者领导是变态的沮丧中时,不妨试试这条开放式问题的问题线。
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如何通过提问来提升个人成长。
说起来,针对这部分,很多书里都有论述,不管是时间管理类,笔记类,学习提升类里,方法总结起来都差不太多,即目标的执行,需要先明确并且分析目标,看清它到底是不是你内心真正的需求;其次观察自己的现状,我拥有什么,欠缺什么,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多远的距离;然后,方案,要做些什么才可以达到目标,这个方案要既有远见又有细节,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都要有,如果不清楚如何走下去,就用开放性问题线分析;最后,行动,这决定了开始的时机以及成功的目标,检测自己是否达到了内心真正的需求。提问的时候,不要用“为什么”,而要多用“怎样”、“如何”,不要用“他”而多用“我”,过程里要有动词,这样才能督促自己不断找寻不断前进。当这一切都结束时,别忘了复盘,分析结果总结经验,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发挥和选择。
第四部分,作者带领我们用提问来找到攻克难题的利剑。
这部分我非常喜欢的是其中一个概念,迪士尼策略。相信现在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没几个不喜欢迪士尼的,不管是动画片,动画人物,还是那个大人孩子都心心念念的游乐场。创造这样一个梦幻世界的人,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作者告诉我们,迪士尼把自己分成了三个角色:梦想家、实干家和批评家。每当他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用这三个角色考量。梦想家创造愿景,大胆构思天马行空;实干家做出行动脚踏实地;批评家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给出中肯意见。然后,最重要的来了:正向进行,然后反向修改!就是说光有这三个角色还不够,正向的做完后,从批评家开始,反向修改。批评家提出了问题,实干家纠正,然后梦想家重新规划愿景。
有句话说的好:成长慢的人,不一定是不努力,而是常常把跟多精力和时间浪费了。我们学时间管理,学行为模式,学思维方法,不就是为了不浪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最少的消耗里做出最大的成果吗?而好的提问力,就是帮助我们事半功倍的助力器,带着问题去学习,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阅读一本书,都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找到画龙点睛的那个“睛”。
看完这本书,突然对今后的九宫格如何选取,或者是中医知识如何捕捉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再好的方法也离不开一个词——坚持,坚持是一切好方法好目标的根本,也希望自己能把从《提问力》里学到的东西,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