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生活

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生活,这是很多人都说过无数次的话题,或许有人会笑话我,说我这人是不是多事,是不是想显摆什么。说实在的,什么意思都没有,就想把自己的思想纠正,把自己也能引导到“正常”人的思维中来。


我看待事物总会与别人不一样,可能很多人认为是这样子的,而我却看成是那样子的,结果常常被人笑话。近来炒得较多的就是某地大张旗鼓的殡葬改革,出现较急性的砸棺事例,各执说法,对此不去评论。从潮流来看,改革这是大事,也是好事,移风易俗,改造环境,破除陋习,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品味,是大快人心之事。但我却从另外的层面觉得有点叹息。这叹在那呢,叹就叹在一个“急”字。丧葬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死者为大等等一系列传统观念已深深根植普通百姓心中,死后的一些说法和做法更让普通百姓敬重死者,死后安宁更是生者的愿望,也是死者生前的期盼。在人们文明程度、认识能力、社会素质、改造世界的能力、社会保障、社会关系、家风传承、孝老敬亲等还没有达到高层次的时候,其实维系家庭传承也好,维系社会关系也罢,促进社会和谐也行,这种传统的习俗,象纽带一样,将这些关系牢牢的栓在一起,才有了很大的力量。破不是不能破,在破前,得有充分的立的基础,有的俗,是继承还是创新,是破除还是发展,都不是采取过激行为可以达成的。当然,这里各有说法。

破殡葬陋习,到底是葬人的陋习,还是人死后,出葬讲排场是陋习,其实很多时候不得而知。现在人越来越多,地越来越有限,死人与活人争地,是不可取。但有的说法,又与我的看法不一。有人说,葬人是破坏生态的做法。当然,一些人随意乱葬,除了破坏自然资源,还影响美观。只是现在这么提,一直以来,我们多少先人不是也葬了,过了好多年,一些先人的坟自然也没了。小小的一个死人,说要破坏,着实也破败不到那去。相比之下,我家乡河道采沙,原来多美的河,我从小就是喝信江河水长大的。现在看看,河里到处是采沙的船,前段时间,家乡传来说,采沙采到了圩堤脚下,圩堤面临倒塌的危险。原来宽广草坪,变得破烂不堪,采沙将河道变宽了,时刻威胁着村民安全,这与葬个死人差异太大了。其实葬人的事不是什么难事,重要的是解决群众的心结,面子既要,美丽也不得少,安危是大事还得挂心头。葬个死人不会比这样人为破坏大吧,当然,好的人文环境要我们大家维护。

还是说到葬人吧,有人说浪费地,从大方面来说,也是浪费大,有的人葬下去后,建墓有一定的规模,相当气派,这当然不是好事。有很多地方,就能正确的规划出来一片,按照统一要求葬,这样节省了土地,还不影响环境,大家自然接受。可有的地方,很多人家老人死后就成了难事。一些公墓价较高,一般的人不敢埋进去。乡村虽也有的地稍作统一,有的是以宗族名义弄的,异性自然不能入内;有的村内规划,却是某些人推出来的,多少还得收个几千元以上,还不定是好位置。价高葬不起,异性葬不得,位偏不能葬,这让一般人如何是好。

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棺葬人是陋习,是破坏生态之说,或许有的人站的高度不一样,看待同样的问题可能会是正确的。当然了,从大的方面来说,不合时宜的东西还是有的。一些地方,还有一些污染企业,既无排污防范设施,更别提污水处理,依然无序排放,这与葬个人就相差甚远。

话又说回来,发展的生活,就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也要跟上这个脚步,纠正不正确的思维,融入到大社会中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记:关于选择 每个人有自己做选择的原则,如果没有,你有必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我现在给自己定的做选择的原则: 原...
    caucxiaom阅读 162评论 1 0
  • 4月14日开始总结,写写心情。工作已经4年了,由一个感性的人慢慢转变成理性的人。已经忘了用文字表达心情是什么感觉...
    TimeTravel阅读 175评论 0 0
  • 291028~魏鸿超 2017-05-06(连续第84天总结) 今日目标完成情况: 1. 抄写提问/目标细分概念/...
    a0001911cc5a阅读 217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