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家长会的奇怪现象:下面,黑压压地坐着一片巾帼英雄,出席家长会的父亲,寥寥无几。即使出席,也是心不在焉,不是低头看手机,就是出门接电话。无独有偶,每天的放学,接送孩子的,都是“3860”部队,不是母亲,就是白发苍苍的奶奶和爷爷。也亲身经历过一次尴尬的事:周末,偶遇一位孩子的父亲,正巧孩子在校表现不佳,于是,想跟孩子父亲聊几句,沟通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想,热情地跟孩子父亲打招呼,孩子父亲居然不知道我是孩子的老师,也根本不知道我究竟姓啥名谁?而我,却教了孩子三年,兼任班主任,甚至,私底下还通过几次电话。
这些,在多数的父亲眼中,可能“只道是寻常”。父亲是家庭经济的支柱,事业需要打拼,无穷无尽的加班、应酬,已经够烦恼,哪能有闲情逸致地陪孩子嬉戏、玩闹,哪有心思去管孩子?何况,几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就摆在那儿——母亲,就是应该承担照顾、看护、教育孩子的责任,而父亲,理所当然大鹏展翅,搏击四方。
可是,真正咀嚼起来,却能发现这些“寻常”背后的悲哀:现在的孩子,因为父爱的缺失,已经变为了“纸老虎”一代,在家里,任性,嚣张,胡作非为,在外面,自卑、胆小、懦弱、浮躁,因为缺少了模仿对象、学习目标,这一代孩子的责任感普遍缺乏,已经成为亟待拯救的事情。而男孩子在父爱的缺失中,更异化严重,缺乏阳刚之气,缺乏胆识、勇气,肩不敢担责任,胆无处生道义。而学校的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常常只见母亲,不见其父,而孩子对母亲缺少敬畏,很多教育无法开展、无法实施。
爸爸去哪儿了?
听过一位母亲讲过一则心酸的故事:孩子的父亲因为是远洋船员,不得常年奔波在外。孩子出生,不在家。出生到四岁,因为回家次数少,孩子几乎不认识父亲。一次,父亲工作回来,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没想,儿子竟然把他往屋外推,直呼:妈妈,一个叔叔跑到我们家来了。经过母亲解释,孩子才勉强同意他住下来。后面离别的时候,孩子说:爸爸,欢迎你下次到我们家来玩。这一句话,令这位坚强的父亲潸然泪下,他才知道:他亏欠孩子太多太多。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普遍现象,北京师范大学和世界学前教育组织联合发布了一项调查显示: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占绝对主导地位,父亲起的主导作用不超过15%,家庭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不到三分之一。在中日韩美四国中,中国父亲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属于垫底地位,67%的中国父亲,平均每天与子女交流的时间是1小时以下,甚至,连中国高中生选网友倾诉的比例,都比父亲多。
原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父亲,都去哪儿了呢?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组委会曾调查过父亲在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其中,列举出了以下几类:
第一类:专注事业,而忽略家庭及孩子的成长父亲,这类父亲占了高达50.8的比例。这一类父亲,大多属于上市公司老总、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个体经营户、在城市里打拼的白领、蓝领。他们中,大多数也重视孩子的教育,可是由于时间分配的不均,无法顾及家庭,更无精力兼顾孩子的教育。
第二类:家庭结构错位,母强父弱型。这类家庭中,父亲还是有时间呆在家里陪伴孩子的,可是由于性格上的缺陷或者家庭原因,在孩子教育中,不能正常履行父亲职责,造成了父亲角色的事实上的缺失。
第三类:推诿型、撒手不管型。父亲工作正常,也有时间陪伴孩子,只是认为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是母亲的职责和义务,或者认为亲子活动单调,没啥意思。自己从主观上削减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从家庭教育中退位出来。
第四类:无可奈何型。这类父亲往往来自农村,远离家乡,工作在城市,孩子自然成为留守儿童,父亲有心照看孩子,却无能为力。这时典型的被动离开家庭教育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不仅父亲缺失,而且母亲也缺失,承担家庭教育的,为隔代的爷爷奶奶。在数量上说,也十分庞大。
第五类:父爱缺失型。这类家庭,绝大多数为单亲家庭。母亲带着孩子过,如果夫妻双方都重视孩子,离婚后关系还不至于刀戈相见,箭弩拔张,父亲也重视孩子的,会隔三差五地看看孩子;如果是夫妻双方视如仇敌,而永远不想相见,那么,孩子在长期的生活中,根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实际上,大多单亲家庭,都是父亲缺位型家庭。
中国的爸爸们都去哪儿了呢?就和电视节目一样,中国的爸爸们忙于赚钱养家又或者忙于经营事业。针对北京3——6岁幼儿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80%以上的幼儿园大班爸爸承认从没开过家长会。这样的结果就是说:经常和孩子一起吃饭、一起说话、一起玩儿的父亲不是主流。
城市化和社会的转型,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的必然性。而这必然中,也有来自于父亲对家庭教育的主观忽视,来自于父亲对自身角色对孩子影响的认识。他们不知道,或者是装着不知道——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撑和维系的,而家庭教育,归根到底还是父亲和母亲的影响、引导、潜移默化、循循善诱,缺失其中任何一部分,家庭教育都不完整。
“人”,一撇一捺写就,家庭教育,则需要父亲母亲共同支撑。父爱如山,更多是在子女成长重要阶段或是关键选择时给出指导意见,母爱如水,可以更细致入微地照顾子女日常生活。孩子的性格的完善、品德的健全、心理的健康、知识体系的搭建、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自于父亲、母亲的合力,来自于父母的共同教育。
所谓的家庭教育,是有父母的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整整意义上的家庭教育。
爸爸到底影响了孩子什么?
《爸爸在那儿3》的节目中,有这样的一幕:一位明星的女儿,对于哥哥姐姐们的示好颇为害羞,但面对自家老爸,这位小公主可是颇为豪放,午休时分,刚吃上爸爸递来的奶嘴,转眼就一脚发力把爸爸挤下了床,见爸爸在床边转悠,还“严厉”要求老爸去墙角罚站,即便已经是睡眼朦胧,爸爸也是乐呵呵地配合女儿,不仅挪到墙角站定,还不忘随手画个“界限”把自己圈起来,非常入戏,一脸宠溺的表情很是幸福。
这位女孩,在节目中有两种性格的表现:对陌生的外人,显得害羞、内向,对待自己的父亲,则刁蛮、任性。不可否认,母亲对孩子这种性格的形成有一定作用,这动脚踢父亲下床、让父亲罚站,说不定,都有一定的模仿因素在其中。但这种表现,更多是一种父爱缺乏导致的性格缺陷典型的表现。
这类的孩子,大多有这样一位父亲:忙碌,陪伴孩子的时间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觉着亏欠孩子,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什么买什么。因为觉得亏欠,对于孩子,他们会更溺爱、纵容,即使孩子犯错,也较少批评。因为陪伴孩子时间少,孩子的生活小事也无从关心,也不会注意孩子在做什么或怎么做。自己一旦忙起来,对待孩子的态度又有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专注于己事,干脆不理睬孩子,孩子问这问那,很不耐烦,甚至孩子不服气时,打骂了事。
这类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十分矛盾,既放任,又专制。这类家庭的孩子,性格也往往能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格外自卑、内向,缺乏安全感,要么格外叛逆、缺乏责任感、自控力差。而性格内外兼有、能静能动的,则十分少见。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影响着孩子性格形成的不同方向。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专门研究,孩子出生后有两个成长方向:一个是“亲密性”,包括孩子是否善良、善解人意等。另外还有一个成长方向是“独立性”,包含是否独立、坚强、有责任等。孩子“亲密性”的成长培养,母亲具有天然优势,因女性的本身特质决定了女性的感性、细腻、善感,善于察言观色、洞察人情百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性格中的“亲密性”。父亲一般理性,勇敢、大胆、正直,如果父亲陪孩子参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游戏,会让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明显。
父亲对男孩和女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对于男孩子而言,父亲可以作为男孩的学习的榜样,让男孩更加坚强、勇敢、正直、果断、自信,富有创新,更有男孩子的特质。对于女孩儿而言,父亲是平衡女孩细腻、感性、害羞的润滑剂,在女性的塑造上,有父亲的影响、教育,女孩会在细腻中有些粗犷,感性中加入一些理性,平衡了单纯的女性特质。女儿也是通过父亲来认知未来的婚姻的,她们对未来婚姻的期许,对未来的另一半的要求,很多都来自于对父亲的认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父亲的角色对他们个人成长以及他们对未来婚姻期许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父母离异,父亲在家庭教育中长时间“缺位”,而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产生的影响更大。离异家庭的孩子,常会有焦虑的情绪、胆怯、自制力弱、缺乏自信。父爱的缺乏(实际上也可以指向母爱的缺乏),不仅仅是影响性格,还会影响身体的发育,长期缺乏关爱的孩子,骨骼发育比较比享受父母关爱的孩子迟缓(除遗传因素外)很,他们更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状况,服用抗生素的次数也明显增多。这,也被称为“缺乏父爱综合症”。小时候如果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的孩子,其中学辍学率高比正常孩子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高出3倍。在没有爸爸的家庭中,孩子情绪变化较激烈,长大后较冲动,有较多的过失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缺乏自我控制,有较偏激的人格。
父亲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教育及影响也不尽相同。
幼儿期,也是孩子建立规则感与边界感的时期。这时期的孩子对周边的事物、环境充满好奇,会走出着无数次的人生第一步,试探底线、试探边界,这时,父亲告他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成为了规则、边界。父亲对错误的指出、相应的惩罚,则让孩子竖立起边界感与规则感。这些规则感和边界感的竖立,有利于他遵守学校、社会的规则。可以说,父亲是孩子认识社会规则的第一窗口。
幼儿期的孩子,喜欢模仿父亲,从而获得自己性别的认同,也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习得男性化的性格特质。父亲的教育与鼓励,同时会影响男孩子长大后的毅力、意志力、抗挫力,人际交往能力、判断力,以及果断、勇敢、拼搏等一些特质。对女孩而言,父亲是生命里第一个亲密的男人,她会从父亲对母亲的爱,来认同和接纳自己的女性身份。父亲身上的一些特质与习惯,以及她与父亲的关系,对其以后与异性的交往,和寻找人生伴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拥有父亲教育的青春期孩子,也会少些叛逆。说到底,青春期的孩子的叛逆,实际上是试探或违反一些规则与边界。这时,父亲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会给孩子建立起更为具体、细化的规则感与边界感,让孩子不至于成为脱缰野马,也不知走向何处。有父亲陪伴的青春期,孩子一般能安全过渡,平安着陆。
为什么父亲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中华绵延五千年,女主内,男主外也流传了五千年。有人会问:以前,也没有见到父亲在家庭中的缺位,产生如此多的问题?
没见到并代表不存在!其实,以前不是没有这样的问题产生,只不过受社会发展的水平约束,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没有专业的机构去发现、统计、去研究,而人们也没有重视这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说,以前的问题的产生肯定比现在少。以前为农耕社会,家庭的劳作,以农桑耕种为主,不会产生现在的“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群体,自然也就没有“留守儿童”之说。农耕社会的家庭关系结构相对稳定,离婚现象的产生,也几近没有,离异家庭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加之,农耕社会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缓慢,人们生活相对单一、平静,从人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群体心理趋向于整体的平和,诱惑少,其焦躁也少,心理问题相对也少。
实际上,农耕社会,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比现在社会轻得多。虽然那时的父亲,大多数不懂教育,但是陪伴孩子的时间会比现在的孩子多。加之,以前的家庭结构为大家族,父系在家族中的地位举重若轻,即使父亲不在,家族的老人也充当了父亲角色。农耕社会,父亲影响孩子成人成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莫过于曾国藩,他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者之一,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但他并没有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对子女的教育。他教育子女的方法却远比我们现在的溺爱式、呵护式的家长要高明得多。甚至,还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家庭教育的宝典——《曾国藩家书》。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还看到,他会让自己的子女去干些在常人眼中只有下人才做的拾柴、捡粪之类的事情。他工作忙碌,但是会抽空给自己的孩子写信。在一封家信中,他对自己的长子有这样的要求:每天早晨天未明就要起,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去洒扫庭院,然后坐下来练字一千,而第一个字一定要写“俭”。这就是让自己的孩子们千万不要沾染官场之气。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正因如此,曾氏子孙皆成才。
农耕社会,需要父亲出现的家庭教育,现代社会,更呼唤父亲存在的家庭教育。
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递的快捷、方便、透明,一方面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取信息、知识更加便捷,但另一方面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父母再也不是权威,相对于孩子,我们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这个时候,更呼唤父亲这一“权威”形象出现,一则父亲的价值观和知识观会正面地影响孩子,有利于孩子从良莠不齐的信息中甄别精华与糟粕,同样,父亲的权威也会有效地帮助孩子抵制不良的诱惑。现代社会,孩子的成长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父母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男孩子成为男子汉,更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几乎都是女老师的“天下”,家里主要的照看人大多是妈妈,或者是隔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接触的大人,基本以女性为主,导致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女性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若爸爸没有意识参与男孩子的成长,男孩子很难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孩子的成长,维系着无数的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着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应警惕父爱缺失之殇,希望那些缺失在家庭教育中的父亲,一起和母亲已一起,关注孩子,关注缺失父爱的家庭教育!
(注:本文已于2017上半年发表于《教育文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