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两年见闻

自从2018年来到西藏到现在已两年有余,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但也见闻不少,在此做个记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我慢慢道来。


(一)西藏的味道

说起西藏,就不得不说西藏独有的味道,倒不是说空气的味道,这里说的是一些地方的味道。

首次来藏,是从青海西宁乘坐火车,那时我刚在青海湖骑行完(其实只骑了半圈),火车上的藏味儿就很浓了,乘务员是藏族的姑娘,看起来很勤快。

当时我还想抽根烟来着,但是我看列车接口处没有烟灰缸,我就问她:“这车上不让抽烟吗?”她对我笑笑:“对,车上不让抽烟。”

火车上有氧气出口,打开后呲呲的响,过了一会一个藏族女性乘客走过来向我打量,原来是要换位置的,我买的是卧铺票,她们一大家子想要在一起。

过了很长时间,大概有20小时左右,我才到了拉萨,刚下火车,顿感天旋地转,这就是日光城的威力吗哈哈。

去单位的路上我坐的公交车,因为怕被出租车司机宰客,车上能闻到藏族人的味道,那味道像是某种酸奶酪,可能是酥油茶和牛羊的混合味,后来我才知道还有藏香的味道。

从那以后,每次我乘坐藏族开的车时,都会注意到这种味道。


(二)藏族人的长相

就我见过和接触过的藏族人来讲,大多是脸比较黑,头发很油亮,浓眉大眼,眼神比较质朴,男性身高大多在170左右,女性在160左右,偶有身高在180以上的。

小孩子也是皮肤颜色较深,我推测应该是青藏高原紫外线较强引起的,而藏族人又没有防晒的习惯。


(三)藏族人的生活及性格

藏族人我个人感觉普遍较为质朴,他们在一年的大概四月和五月全家下地种下青稞,然后到了成熟的季节全家一起下地收割,平时每天要放牛和羊,其他家畜未有看到过,不过一些家庭会养狗,并不都是纯种藏獒。

所以藏族人的生活习惯造就了他们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性格。

这里分享两件事。

第一件是一次包车回拉萨,同车的有一个藏族女孩,看起来有些腼腆,

我问她:你去山南干什么呀?

她答:我去填志愿,因为村里面没有电脑。

我沉默了,因为我包里就带着我的笔记本,但是我想,不应该干涉她的事情。

第二件想起来有点搞笑,但是我可能写的不搞笑。

一天晚上我上完厕所回来,一个50岁左右的男性藏民手中拿着东西朝我走过来,嘴里说着什么,走近了我听他说的是:电话钱,电话钱,边指着手机上的一个号码,手里拿的是50元钱,我反应半天才明白,原来是叫我给他充话费,充好之后我说你看一下吧,到账了没有,他叽里咕噜的说是给孩子充的,那我说好,你到时候让他看一下吧,哈哈。


(四)藏族人的茶馆和藏餐馆

在藏族人的聚居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村子,你走在街上总能发现有些店铺的招牌是毛毡做的,上面有些藏文字,门上装有门帘,如果你好奇的往里面瞄一眼,你会发现像是阴暗的咖啡厅,有几排卡座,一些藏族人在里面喝茶,也有吃东西的,炉子上坐着水壶烧着什么。

但是我一次没进去过,我想,有机会可以去一次看看。


(五)拉萨和布达拉宫

还记得我上面说的第一次来拉萨吗,那时我想象中拉萨应该是一堆平房,比较落后的地方,结果到了一看,真的是一座挺大的城市,也比较现代化,各类商场,餐馆都一应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拉萨居住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人,大多是四川人,来做生意的,开一些川味餐馆,还有少量的维族人,开清真餐馆,还有很多务工人员,比如工程建设的工人,足疗店的技师等等。

布达拉宫应该是来藏游客必去的地方,如果你是独自或结伴来拉,选择乘坐飞机的话,出了机场,乘坐门口的机场大巴你就可以到达终点站民航局,路上你就会透过车窗看到布达拉宫,我路过布达拉已经很多次了,但是专门去只有一次。

首先是在宫下面买票,具体价格忘了,不过应该在100以下,然后你就可以从正面爬上去,台阶很高很宽,到了一定高度,有一个入口可以进去,我进去之后感觉迷迷糊糊的,看到很多佛像,墙上很多洞里面放的应该是经书之类的,还有一些光头的喇嘛在里面,具体的真的记不清了,那里面蜡烛,藏香等等的味道把我弄晕了,最后就是从布达拉宫的背面出来,你可以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湖,应该是公园之类的。

对了,宫里面不让拍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