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闺蜜晓娣,从一个公司小助理,一路摸爬滚打,终于坐上了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按理说,她在公司应该是春风得意、一呼百应才对。但是,她却和我说,自己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生怕那句话说重了,那个决策做得伤害到员工利益了,让大家不开心,然后离职……
她的这种状态,让我想起了由黄玉玲老师执笔的《不再讨好》这本书。黄玉玲老师是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咨询师,她对攻击性、讨好型人格等主题有深入研究。
微信读书对这本书的简介写到:“他们就像赤脚踩在发烫的铁皮上一样,无法扎根,不得安稳。”这对于讨好型人格的描述真是生动而精辟。
本书从三个部分,也是讨好型人格进行改变和疗愈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先被看见,即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当你深入感受并触碰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你就给了自己疗愈的机会,同时开启了疗愈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作者深剖了这些情绪背后的思维模式和由此带出来的行为模式。在这一部分,你会了解到自己或者周围一些人的看起来迷惑的思维逻辑或者行为模式,都和其背后的一一些情绪有关。
到了第三部分就是实际的改变和疗愈部分了。在这一部分作者提供了思路、方法甚至鼓励和支持。在这一篇中,我们会有满满的力量感,作者一共提出了7种力量:决定的力量、方法的力量、界限的力量、爱与支持的力量、陪伴的力量、哀悼的力量以及扎根的力量。
这几种力量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构建一个平衡而且稳定的自我。
读完这本书,你会很真实地感受到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我不需要为讨好别人、满足别人的需求而活。正如本书推荐序三中所言:你无需讨好这人间,你和这人间将互相取悦。
在这三个部分中,关于力量的部分,让人最为触动。这一部分提到的7种力量,每一种都是讨好型人格所缺失或者需要不断去加强的。
其中,界限的力量、爱与支持的力量和哀悼的力量,是我们都需要,但又常常会忽略的力量。
1. 界限的力量
边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我的边界,一种是时间与空间的边界。
对于第一种人我边界,我们需要回到和他人的关系里,不断去检验和锻炼。
我们想象中的人和现实中的人,我们认知里面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些脑海中的和真实的情况,总会有差距。而我们的认知,会“配合”我们,加深我们脑海中对人和世界的理解。这样必然会造成我们认为的和真实之间的偏差。
比如,我们总会觉得只有我足够好,才能得到爱,如果我不够优秀,不够完美,那么我就得不到爱。
再比如,如果我对老板的意见提出异议,那么老板一定会对我有不好的印象,然后我就会被边缘化,甚至被开除。
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有意去认识到这种偏差,并不断提醒自己,逐渐缩小自己认知和实际情况的差距。
比如针对上面两个例子,你可以不断告诉自己:“我会尽力做好,并对人心存善意。但我是否能够得到爱,和我是否足够好没有必然的联系。”
“领导不一定会因为我和他意见不一就对我排斥,就算他排斥我,也不是因为我这个人不好”。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会让我们过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正如书中所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住:你长大了,你不必依靠别人。
“希望你有力量,在这个世界,不惊、不惧、不悔、不怨地生活。”
在我们逐渐对人我的边界有一定认知之后,我们需要开始慢慢建立时间和空间上的边界。
我们会更加清楚自己的边界,知道在即的活动范围在哪里,因此也会避免产生很多不确定性的恐惧。
书中举了一个很有趣、也是为人父母常常会遇到的问题。给孩子讲绘本,讲完一个故事,你已经很累了,但是孩子还是会缠着你讲,于是你很不情愿地接着讲。
你的不耐烦终于爆发了,你对孩子大发一顿脾气。发了一顿脾气之后,父母又开始愧疚,然后接着给孩子讲了第三本绘本。
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你给孩子传达出了矛盾的信息:你同意孩子继续讲,孩子以为你的边界是“第二本甚至更多的绘本”,但是你的表现却是不耐烦发脾气。
孩子是迷茫的,他不知道爸爸妈妈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进而他们会不断试探父母的底线。
我们需要不断回观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然后做出适当的反应。
孩子不怕拒绝,怕的是摸不着父母的边界,这样他们会没有安全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碰到父母的底线。
“你温柔而坚定的界限示范,是对自己,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2. 爱与支持的力量
爱与支持是一种深沉而宽广的内在力量。
讨好者其实内心很是缺乏对爱的确信,他们很需要爱,但是又不相信会有人爱自己。
他们无意识层面有很深的恐惧:这个世界是危险的,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这就是受害者思维。
如果讨好者想要得到爱和支持,那么他们要做的第一步一定是摆脱这种受害者思维。
受害者的逻辑是“都是因为你,所以才会伤害到我”,但是在讨好者本能的反应又是“我不能埋怨别人,我不能有这种情绪。”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上的对比,让讨好者想要去逃避。
但真正的改变,一定是从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要给予自己足够的宽容和接纳,你要明白,你内心的埋怨,可能是来自一个小孩子没有得到爱时伤心的呼喊。
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指责,而是拥抱、陪伴,用心爱自己的内在受伤的小孩。
通过爱的滋养,讨好者会有力量砍断“不讨好别人→被抛弃→活不下去”的思维链条。
“穿越痛苦,就会走到光明之处。”
3. 哀悼的力量
这是我们常常会忽略的一个方面。我们常常不会将讨好者与这一部分联系起来。其实这一部分非常关键。
很多讨好者看起来并不快乐,即使在外人看来,他们一切都顺风顺水,没有不快乐的理由,但是他们就是不快乐。
其实,他们的快乐的通路已经被各种情绪和压力堵住了!
一个习惯讨好父母、听父母安排的人,即使她生活很好,但是她已经丢失了自己,她失去了自由主宰的、更多可能性的人生。
她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接受这些“失去”。
由失去到接受,这是哀悼的过程。哀悼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否认。否认也是逃避的一种。否认那些让我们难过的事情发生过,只要没有发生,就不会难过。这种思维逻辑对我们是很好的一种保护机制,但是如果一直待在这一阶段,那对于我们的心理发展就会停滞,痛苦依然存在,只不过暂时被遮掩起来了。
到了第二个阶段,来到了愤怒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事情确实发生过。我们开始愤怒,甚至感到羞耻。比如被出轨的一方,会对丈夫和自己都有愤怒,也会因为自己找了这样的人而感到羞耻。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阶段,就是“不甘心”。这个不甘心会带来很多行动,比如纠缠。这个阶段的人会显得有一些亢奋,一些骁勇善战。
第三个阶段,愤怒之后,我们开始哀伤。“这是一个直面丧失的阶段,人们将会看到自己失去的一段关系,失去的机会,看到自己失去的青春,失去的快乐,失去的勇气,失去的期待,失去的幻想。”
这个阶段最需要挨过去的,是一种“心里有一个怎么也填不满的洞”的空虚感。
到了第第四个阶段,也即哀悼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接受。在这个阶段,人们会逐渐发展和建立其他的关系和兴趣。之前发生的事情还是会让我们有一些情绪波动,但是已经不能再捆绑我们。
到了这个阶段,人们逐渐变得安宁和坚定。
我们一生会经历很多的丧失,哀悼是一个痛苦但非常关键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一定不能着急。关乎心理的事情一定要慢慢来。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关注:允许自己难过、尊重已经发生的事实、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相信自己是安全的、相信自己有能力告别以及我可以往前走。
通过书中提到的三个部分,讨好者可以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最后的走出讨好的状态。这是一个很艰难,但是也很值得的过程。就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那样:
生命走过险滩、走过荒野、走进森林,走向朝阳。
想告诉讨好者们的还是这句话:我们不必取悦这个世界,我们终将和这个世界相互取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