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北大》--2020年2月22日
人们都说,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八岁的花样年华。
人生第一场花样年华,从收到大学通知书之后开始。那之后,忙着学习、恋爱、工作、结婚、生娃、赚钱、旅行、购物,满满当当的体验和收获。大体来说,运气不错,心态挺好,满足欢喜。
人生又一场花样年华,从想要收到北大通知书开始。这之后,开始学习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人们,见识新的领域,感受新的格局,思考新的问题。未来的三十年,肯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今日,谨以此文纪念人生又一场花样年华的开启。
为什么是今日,是一早就计划好的。
2019年12月21日,研究生统考结束后,感觉不差,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能过。并没有去对答案,因为觉得已经没有意义,对或不对,答案就在那里,分数已经既定,无法改变,考完即应放下,再多动作只会徒增烦恼。
但我在想另一件事情,正如三位并肩备考的伙伴约好的,“如果拿到通知书就相约一起晒出来”这个计划一样,我在想应该从哪一天开始记录这一段北大的经历,是从现在开始?还是从确认过线开始?还是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开始?可以说,对“仪式感”的追求,促使我萌生了这个想法。
如果从现在开始,貌似言之过早,万一没过线呢?刚开始就结束了,那不如记在心里就好,以后记得也好忘记也罢,短暂,也并不深刻。如果从拿到通知书开始,感觉又略为晚了些。拿到通知书后将是各种聚会和庆祝,沉浸在欢愉中无法自拔可能也无心整理思绪和往事,更别说接连着就是紧锣密鼓的学业,更无暇顾及前情的回顾和记录了。思来想去,觉得过线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有安心的喜悦,对过往经历的记忆还算新鲜,也更易落笔成文。
于是乎,就默默的决定,查分的那一天,如果确定过线,就在简书上写第一篇文章,以此开启 《向往的北大》系列。记录备考的过程、记录学习的感受、记录学到的知识、记录新认识的人、记录所有关于这一段人生的花样年华。
2020年2月21日21:00开始整理房间,边收拾屋子边缓解紧张的等待,虽不悲观但确实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十多年没有这样系统性的考试过,着实挺心绪不宁的,很明显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加速和耳根发热。
2020年2月22日凌晨00:05分,预备队微信群炸了,大家都在晒成绩,我赶紧登陆北大官网上,查到了成绩如下:186/103(总成绩/专业排名)。
嗯,基本可以安心了。
总成绩186分,意味着稳稳的过国家线(往年国家线最高170,且今年预估不会超过170)。因为我拿到的是北大汇丰的“国家线预录取”资格(只要过国家线就OK,不需要再与“通过”的同学们按成绩排名),虽然还有一轮政治考试,但只要“不反动,不离谱”,愿意花3天时间看看书,不可能挂在这个环节。所以,基本可以认为是“被录取”了。
我是一个喜欢计划也喜欢履行计划的人,我做的事情,肯定是曾经想过或计划过要做的;我去的地方,肯定是在愿望清单中的列过的;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也一定是脑海中有过云游的。
考研究生,继续学习,想读北大,这是一个念想。如同一颗种子,早在心田种下了,在土壤里慢慢的生长,终于到现在,破土而出,露出了小绿芽。
对我来说,这确确实实是一个Big Deal。
李银河说“你得到的就是你想要的”
我得到的确实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有幸得到,必将珍惜。
珍惜之前,特别要感谢。
感谢昆哥,是你支持我继续学习,如果没有你的鼓励,我的念想可能还会晚一点才付诸实践。如果没有你的“怂恿”,跟我说“要读就读顶级的”,我可能不敢斗胆报北大。如果没有你的包容,我可能无法安心的备考。感谢你引领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感谢心灵姐姐和“两代北大人”帮帮群的伙伴们,学姐和学长的指导,一起备考的伙伴的互帮互助互相鼓励,让我这一路走来不孤单也不慌乱。
感谢六月姐姐,感谢你给我写推荐信,感谢你在我心目中做我的人生导师,因为有你的美丽、知性、向上和学识,让我逐渐明白我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女性,逐渐长成了我喜欢的样子。在你这里,我能更坚定。
感谢“追梦四人组”的姐妹,十二年的姐妹情,相互分享,互相扶持,一个眼神就懂。
感谢“努力成为辣妈”的十年姐妹,每月一次的聚餐,不用刻意坚持,到点儿就会有人自觉邀约,已然成了习惯,good news and bad news都愿意跟你们一起聊,一起唠。
感谢Amy,你总是拉我去按摩,提醒我早点睡觉,告诉我说身体最重要,说要对自己好一点。按摩确实对缓解疲劳很有帮助。
最重要的,是要感谢家人。无论何时,无论何事,家人是最坚实的后盾。
感谢Oscar,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你都无条件支持。你言行合一,你的爱和包容,我满心感激。无以为报,唯有余生。
感谢姐姐和公公婆婆,家里的琐碎日常,你们都包了,释放了我的身体和心灵。
感谢最亲爱的妈妈和爸爸,感谢你们把我培育成一个三观正,爱生命,爱学习,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运气的人。
今日,谨以此文纪念人生又一场花样年华的开启。
2020年2月22日
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