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订立的目标,终于完美的实现了一个,人力资源二级考试终于过了,现在想想都还有点小激动。
17号吃完午饭,突然看到老师在群里通知11月份考试的成绩可以查询了。我立马打开电脑,复制查询网页,但是当时不知什么原因死活登录不上。第一反应就是向李先生求助,在这个过程中,群里同学也遇到相同的情况,老师回复当时报名的网址也可以查询。
我立马打开QQ邮箱,找到那个网址,点了进去。那一刻,我的手是抖的,心砰砰的要蹦出来。网页加载中,我突然没有勇气去看最终的结果,太害怕看到失败。
把眼睛闭了半天才睁开,跳入眼前的数字是60.那一刻,心花怒放,满心欢喜,揉了揉眼睛又确认了下。确确实实过了,激动万分,心里已经开始欢呼万岁了。
有的朋友可能说,至于吗。不就一个证书嘛,是的,但你不知道得到它过程的艰辛。
为了它,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14年最早考的是三级。但结果卷一过了,卷二挂了。当年11月补考,又失败了。面对失败,我气馁了,从此打消考人力资源证书的念头,把书本和相关资料统统束之高阁,后来搬家嫌它们麻烦,全送废品站了。
2017年,在李先生的劝说下,整理心情,重新出发,这次直接奔着二级去了。鉴于上次单打独斗失败的经验,花了2400元大洋报了培训班。报名的时候就特别不自信,反复和老师确认,考不过怎么办。
17年12月8日第一次上课,毕业近十年,重新走进课堂,高考的那种紧张和压力感立马涌上心头。班里上课的学生很多,近140名学生,但主讲杨老师很幽默,教学也很负责,班务老师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是一切以我们为中心。每节课都有课后作业,学校内部出了一份练习册,每章完了还得完成本章的练习题。
那时候,老师课堂讲解不可能像学生时期那么详尽,毕竟是以考证为目的的培训,以讲解考点和要点为主。整个培训周期全部课程也就只有11节。其中还有3次模拟考试。主教材600多页,由于心理咨询等考试的取消,目前,考试人数还是比较多的,竞争压力可想可知。
第一节课老师分析就说了,过关率只有20%左右,那时候压力特别大,每章都提前预习,课后做习题,严格按老师的思路走。第一次模拟考,全班没有一个及格的,这还只针对理论。虽然我得了最高分但也只有区区53分。实操对于那个阶段的我,完全没有能力完整的做一题,综合更别提了。
那个阶段,内心是崩溃的,照这个趋势通过考试的概率几乎是零,怎么办。只能改变策略,把每一章先分解,然后逐节背诵知识点。这个年龄,记忆力像是被封存体内了,再加上工作是目前生活的主旋律,完成一节的背诵任务困难重重。逐一背诵完毕后,在融会贯通做题时,知识点还是会很模糊。脑袋像摘了近视眼镜,面对习题,有一种无力感。最后想先死磕书本吧,背了一遍又一遍,书内的知识点像淘气的婴儿,过不了几天,又不认识你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被反反复复的折磨着。
后来想只能先打基础,批命的做理论题,老师发的练习册做了不下于5遍,然后按老师说的把多选题当简答题对待,多选题的完整答案全抄写上。233网校上的章节练习做了5遍之多。
划完考点之后,老师根据分析最近几年的考点,给我们重点圈了几道近年没考过的知识点,也要我们重点背诵。我是简单、听话、照做。考点是背了又背。
直到最后一次课程,杨老师才教授卷三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他带着我们做了近几年的卷三真题,然后把薪酬和培训两章考点解题大纲给了我们,并嘱咐一定要牢牢背诵。
考试前闭关修炼了三天,把练习册和平时老师发的试卷又过了一遍。
考试的路上,也手不离书。考试开始了,理论感觉比较顺利,实操一开始就蒙圈了,由于是电脑答题,一个考场有六七十位考生,一起敲打键盘,那声音对于当时的我,绝不亚于千军万马。我喜欢静特别是需要思考时,外界的干扰,大脑完全没办法运转,原本就不是那么清晰的知识体系,顿时混沌了。
死熬到结束,最后一刻,迷糊中把第一个简答题答案删了重写,改完立马后悔了,但时间到了,系统自动交卷。出考场的路上,没翻书查阅时心里还存有一丝幻想,翻开书,想死的心都有,20分的题,泡汤了。
出了考场,大家都围着老师讨论,我说了改答案的事,老师也跟着可惜,还说应该都写上,电脑阅卷,只扫描正确的要点,并安慰说,下午好好考。
已经明确知道,卷二没有希望了,中午也没心情吃饭,不停的给自己脑袋填充考点,下午的卷三,经过卷二的洗礼,打字的噪音对自己没有那么致命的影响了。卷三我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按老师的解题思路把认为相关的知识点全搬上去了。
结果,卷一和卷三过了,卷二差了九分,挂了。虽然只是需要补考卷二,但整个备考流程又得重新来一遍,而且内心的那种压力感更强烈了。
还好,鉴于5月份备考的基础,从九月份开始,按计划把书认认真真背了四遍,练习册前前后后做了五遍,结果自己在考试前超额完成任务,又把15年到18年5月真题背了背。
卷二压线过了,对于自己的付出,感觉60分没达到自己的心里预期。但老师都说,60分万岁,不用纠结分数。
备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美好的,天道酬勤,付出终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