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无明除了摘下2016年香港金像奖的新晋导演,最佳男女配角,也在香港社会引起广泛讨论。电影讲述了精神病患者阿东(余文乐饰)从青山精神病院回到父亲(曾志伟)身边生活的故事,由弑母、参加婚礼、找工作,和父亲的冲突与和解,与女友的分裂, 邻居的歧视等细节串联而成, 其中有黑色幽默的笑点,无可抑制的痛感,但最引起我共鸣的却是对精神病和精神病人生活状况的解读。
电影中最突出的主题是精神病人重回社会时遭遇的歧视。阿东批评朋友婚礼上的来客只讨论戒指的大小、菜品的价格,漠视新人之间的爱意。大家的反应是“他进过精神病院” 的耻笑和不屑。父亲在枕头下藏斧头,以防阿东旧病复发,隐瞒要照顾精神病儿子的事实,告知同事不去上班是因为在美国工作的儿子回来香港。阿东去应聘,告诉对方 “我可以好order (有序地)处理我的disorder(失调)”, 依然被人回绝。精神病人遭遇的偏见从至亲、朋友蔓延到整个社会。一个人只要和精神病有关,众人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忽视和批驳他。周围的亲人也要隐瞒和躲避他的存在,防止这种歧视蔓延到自己或者整个家庭。精神病三个字吞没了人的主体存在,只要是精神病人,他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批判的。事实上,无论精神病人的表达和行为多么理智和正确,精神病人这个身份已经在他和世界之间筑起了一堵高墙。高墙外的世界是正常人的世界,围着房子和票子转,为了向上流动,不惜在孩子的头顶扎针。高墙内的世界是不为正常人所了解的世界,充满了想象的恐怖、暴力和疯狂。精神病人任何善意的靠拢都会引起惊慌,尽管他会照顾邻居家小孩,会向女友道歉,会安慰爸爸不要愁钱。到底是正常人病了,还是精神病人病了?
另一幕让我泪流满面的场景是受到刺激的阿东在超市疯狂吃士力架,周围的人认得他是新闻里弑母的精神病人,除了围观、拍照,回避,没有人试图去了解为什么?事实上,巧克力能够提高大脑中的血清素,抑制抑郁感和焦虑感。他行为的本质是逻辑地自救,防止进一步地崩溃。但因为他曾经是精神病人,周围人自以为是地认为他的行为不具备任何合理性或理性,于是连起码的尊重也不给予。人类本有同情和保护弱小的本性,为晕倒的路人叫救护车,照顾公车上年迈的老人,但面对精神病患者,所有的社会支持都变成了社会压迫,善良的人远远躲避,不善良的人则是恶意的玩笑和膨胀的歧视。
最后,平日里受过阿东和父亲照顾的邻居强迫他们搬离板楼。积聚起来的社会偏见终于让这对父子连容身之处都没有。如果阿东弑母是一念之差,伤害了一条生命,那社会上每个人的偏见和歧视则是念念成形,形皆有识,逼得精神病人和家属无处可躲。
除了社会偏见和歧视这个主题,我还要称赞香港专业组织为精神病人提供的帮助。在香港,精神病人和家属能够获得政策性的帮助,对于精神病严重影响病人社会生存能力的,政府会按月提供资助,保证基本生活。精神病医院也会跟踪精神病人的生活,定期电话询问,或组织社交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排解情绪。精神病人家属之间也会有互助组,彼此之间互相倾听,了解经验。这样的社会支持虽然还不够,但已经远甚过大陆社会。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三个左右的精神病患者,这些人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大众目前依然一无所知。
另外,一念无明还揭露了很多和精神病人的相处之道。比如病人可以吃黑色巧克力提高血清素,通过跑步发泄压力。家属可以看相关的书籍了解精神病。但最最重要的还是家人的陪伴和社区的支持。曾志伟扮演的父亲最后顿悟到“不是什么都可以判给别人做”,决意留儿子在身边,是对儿子的理解。小男孩不接受社会判断,半夜隔着墙给阿东读书,自己化身单纯质朴的小王子,使得阿东能够哭出声来,释放情绪。
我曾经和患有抑郁症的病人相处,观察过医院对精神病患者的诊疗,也跟踪过患者的社会生活,深知情绪释放对于精神病患者的重要性。实际上,精神病人不是不能和别人相处,而是不能和自己相处。他对自己有要求和期望,正如阿东,一方面是照顾母亲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是自己无法承受的压力和责骂,两者相互冲突,内心无法排解导致崩溃。在这种情况下,情绪的发泄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就像阿东和父亲在医院的争吵,彼此责难,却有利于和解。我曾访问过一位精神病人,他说那些负面的情绪就像堆积在马桶的排泄物,既然是排泄物,就是要冲走的,不是盖上马桶盖就能了事的。但无奈的是,他总是被告知去忽略这些已经存在的排泄物,好像看不见就真的不存在似的。
感谢一念无明,感谢它传播了关于精神病的社会认知和相关知识,感谢它把这种真实的丑陋摆在世人面前。也许只有先直视,才有改变的契机。正如它片尾所示:情绪病治疗是个长期斗争,治疗创伤的心灵不单需要合适的治疗,社区支持,还需要大众去除负面标签,给予谅解及支持,用同理心去感受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