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骑行颠簸,古大爷两个多小时累的够呛,也到了秀儿说的屯子。古大爷并没有直接进屯子,寻找秀儿的家。而是选择先打听一下情况。
古大爷来到把头第一家,看到有个妇女坐在门口哄孩子。就上前搭讪。
“这位大嫂,这里是金家沟吧?”
“啊!你是干什么的?”妇女警惕的问。
“路过,我去县里。我是东屯的!就是山前离这里十多里呢!想找口水喝!”老古扯到。
“啊!上县里得往西走,水井在屯子当中。随便打来喝!”妇女依然警惕。
“我在前屯听说,这屯子上两天,走失一个孩子?真的假的?咋丢的?”老古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啊,不是丢的,是自己走的。嫌弃家里穷,跑了!就是我继女!吃香的喝辣的去了!”妇女撇着嘴说。
“啊!没去找啊?找什么找?就他那死爹,南北二屯的找了,也没找见!我说过几天自己就回来了,干活养儿子是正经!一个丫头片子,找她干嘛!不回来才好,省的碍眼!”妇女愤愤的说。
“呵呵!万一孩子出了什么事儿!可咋办?”老古有些不舒服女人的态度,心想这是人话么!
“我说老头!你是不是吃饱撑得慌?能出什么事儿,说不上和那个野男人跑了!愉快着呢!十岁了,养个三四年,就成个了!死不了。”女人瞪着眼睛说。
“真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咋能这样对孩子呢?不是亲生的也不能啊?这是作孽啊!”老古生气的说。
“你个老棺材瓤子!怎么?你还要管管我家的事儿!尼玛的,我挠死你!”说着这妇女就站起身来窜到老古身前。
老古一看事儿不好!骑上自行车就跑!
“你个老灯台!还敢教育老娘,你也不打听打听,老娘兰花可是好惹得!”这妇女不是别人。正是秀儿继母兰。
秀儿不见了。正好如了兰的心愿!管她死活。这两天谁问关于秀儿的事儿,谁挨骂。屯里的人都知道她有点二虎,没人敢惹!
老古一溜烟就跑到了屯子当中,回头看看妇女没有追他。就又下了车子。看墙根上几个老人在哪儿晒太阳,就又凑过去打听起来。
“老哥!东头那家丢了孩子咋不着急呢?”老古对着一个老头儿说。
“着什么急呀!她对孩子不好,大冬天的都让那孩子睡凉炕!那孩子在家也得让她嚯嚯死,还不如跑了,万一碰到一个好人家,还能有个好活路!”老人摇摇头说。
“要是死了,也算享福了,在他家活着真是遭罪了!”又一个老人符合着。
老古打听一圈,心里难受啊。末了就着拔凉的井水啃了一块发糕,就骑着自行车往回赶。
老古到家已经快落日头了。进了屋,四外看看没见秀儿。就问老伴儿孩子呢?大娘说:“咱们儿子回来了,领着秀儿在后院里拔萝卜呢!秀儿真是好孩子,看着咱儿子腿脚不好,就不让他干,自己去拔!”
“苦命的孩子,老伴儿,咱们把孩子留下来吧,送回去是个火坑!咱们能养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吧!”老古就把打听到的情况和大娘说了。
大娘气的七窍生烟,要连夜去收拾秀儿的继母。说,没见过这么狼心的人。他们不要咱们要!
这时候秀儿和老古他们儿子,回来了。
老古的儿子面容清秀,可是就是这两条腿不好,走路得双手架着拐杖。这次回来,是来拿粮食的,学技术的师傅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所以每个月老古的儿子古波就回来取点粮食。
秀儿,听说大爷大娘要收留她。欣然同意了!她是在那个缺爱的家呆够了,永远不想回去了。
就这样,老古为孩子置办了笔本,跟着老古上学了。
老古家本来也不富裕,多了一个女儿,负担更重了。生活质量下降不少。但是老两口每天也是乐呵呵的,对秀儿,更是关爱有加。把秀儿打扮漂漂亮亮的!对外面说这孩子是老古远房弟弟的,养不起了,送给老古了。
秀儿他亲爹,找了几次孩子,耐不住兰横踢马槽,喝药上吊的作!也只好罢了,心里希望孩子能碰到好人……
秀儿美好时光就这样开始了,秀儿学习也努力,学的也好,虽然上学晚,在班里个头却不高。
这时候老古的儿子,也学成归来了,就开始在家里鼓捣个,收音机,手表啥的。他对这个妹妹也是关爱有加。非常喜欢,秀儿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就这样秀儿已经小学四年级了!可是又发生了变故。老古得了急病,几个月就没了!一家人的顶梁柱塌了。
孙大娘备受打击,儿子古波是一个半瘫,虽然会些手艺但是那时候修家电,挣不下几个钱,因为那时候连个黑白电视,都是稀罕物。根本就没有什么家电可修!
秀儿也十四岁了,看到家里这样情况,直接退学不念了。孙大娘和古波怎么劝她也不去了!她要照顾哥哥和大娘!
再说哥哥都二十五了,还没有娶下媳妇儿!根本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秀儿就对哥哥说,等她长到十八岁,就嫁给哥哥。一语成減,四年后秀儿真的毅然决然的嫁给了古波,也开启了秀儿,最幸福的十年婚姻生活。
这段美好的时光,明天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