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坐在马桶上面,百无聊赖,开始打开手机看新闻。看到一个消息就是阿里巴巴上市居然用1%的承销费找了六大投行来IPO然后居然没有一个主要的承销商。我这个学期选了一门课是并购与重组(M&A),将来也不打算去搞这个,但是心想很多同龄佼佼者都去了M&A,似乎这个领域就昭示了“钱”和“身份”,我怎么也想对这个领域有个基本的了解啊。然而如我所愿的,什么reading都看不懂,以至于昨天郁闷到把俊杰拉出来吃饭抱怨。话转回来,阿里巴巴没有主要的承销商的事情,说明他的bargain power很强大。马云在路演的时候说他以前去硅谷拉风险投资,三十多个投资者里面基本上没有理他的。哎,和在我多次用蹩脚的英语试图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深度法律交流时有时候受到冷面反而被别人可能以为没礼貌一样,原来问题是我还不够牛逼没有足够的bargain power啊。
我毕业之后加入了一个NGO组织,有一个比较牛的boss。于是我们加入的小孩一个个都以为跟着猪狗升天了。我们在小小的年纪就有机会boss的带领下拜访地方政府,拜访国际组织,拜访部委,拜访企业家,一个个都自我以为上了一个高台阶。后来辞职之后,根本没有人理睬我嘛,吃喝玩乐的也只有当初学校里面那些酒肉朋友啦,更何况所谓的找人办事呢。我在借着大boss的名气张扬了一段时间之后,居然有这个悟性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和姚明在一起并不意味着长高。于是就离开想要靠着自己的实力在新东方闯荡——果然,讲课也是中游,和学生的互动也是中游,有的时候遇到特别皮试的学生连恶劣的态度也出现了。果然,自己不牛就是不牛,幸好离开了,要不然就会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连发现自己不行的机会都没有。
和我一级剑桥毕业的有一个女生D,后来回国。我们两个在英孚的二面又遇到了。那个时候在座的,如果仅看学校,我们两个是姣姣者了。然后我们所有的人就围成一个圈,开始回答面试者的问题。面试者是一个特别优雅和端庄的女生,说话也很温柔,反正读者就把我取反就是她了。我忘记她问了什么问题,好像是面对的困难。D就讲了她当年在北大英语系创业开翻译社的故事,然后好像是被骗了一点钱,然后让她认识到创业艰难。大家那个时候就都觉得哇塞好牛,本科就创业,而且又是剑桥的高材生。轮到我,我就说了一大段段子,从当初体力不足然后登山落选,到散打的时候丢脸地输掉,反正就是把在座的一群人笑的前仰后合。说着说着那个优雅的姐姐就脸色铁青,非常predictably我就没有被选上那个工作。也是,英孚一向最鄙视新东方这样的风格,像我这种天生新东方的生存之道不上他们的道也是很正常的。只是后来见到D的时候很尴尬,她当然拿到了offer,我就支支吾吾的没有回话了。她大概到现在为止都以为我也拿到offer了吧。。。
后来再和D联系的时候,就是她决定工作的地点了。她一向就是那种特别优雅正派,符合大家对一切职业女性定义的优秀女生,所以要她的地方自然也是非常的多了。她拒了一个大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去了另外一个基金;先不判断她的选择是否正确,反正她教了我一件我当时还没有明白的事情。她说她不去总经理助理的工作是因为那里太跟人了,也就是说她的命运其实悬系在总经理牛不牛,会不会出事上面。她凭什么要让自己的生活取决于别人的成败呢。我就是愚钝啊,现在才体会到D的远见,将自己的成功、面子、别人对你的尊敬都悬系在别人的名牌上,大概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大不负责吧。
昨天和俊杰吃饭的时候,他说他们教育学院有一个女生,过来念书唯一的目标就是留在美国,嫁给美国人什么的。她过来大概之后也不思学习,反正硕士嘛,都是要考自我的高要求的。有了一个哈佛的牌子之后,就可以四处张扬让大家高看一眼。说白了吗,就还是别人的名气。我以前工作的时候也见到这样的人,居然可以靠“我认识XX” “XX和我是兄弟”这样的话混到比较高层的境界。。。看来靠别人的名字也不是像我想的那样没有用,只是我的心理或者道德还是自我洗脑要更加像马云一样靠自己不靠别人,然后实践上还是跟风申请转学挤破头来哈佛求一块别人的牌子。哎,我真矛盾。
如花2014.9.11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