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名教师。所有的记忆都和这个有一些关联。他温文尔雅,有文人的气质,还会打篮球,没有湖南人喜欢打牌打麻将的习惯,还乐于帮助邻里出谋划策有几分乡绅的感觉。童年中,父亲是完美的,在所有人的父亲中,我以他为骄傲。
关于父亲的最初记忆,是大概4岁左右,母亲实在没有精力照顾家里那么多孩子,我还有弟弟和妹妹,所以就让父亲带着我去了他任教的学校。在那里,我收获了我童年记忆中唯一的玩具——小黑板,为我订制的小黑板,父亲专门找木匠订制的,大概0.6米长宽。每当父亲上课的时候,他就把我一个人放在职工宿舍,让我自己用各种颜色的粉笔在小黑板上画啊写啊,所以我可能比一般孩子更早的接受了启蒙教育,我的小学一年级也是在玩乐中度过因为我提前学完了那些知识。
记忆有一次我生病了,父亲抱着我去打针,允诺我说给我买一把小牙刷,要知道,那可是我每天都会去学校门前小商店里看看的小牙刷啊,那是我当时的梦想。
后来上小学了,二年级的时候,父亲成了我的班主任。记得有一次课堂上,因为我有问题,我突然不知道应该是叫老师还是叫爸爸,本能的就举手叫了爸爸。父亲很正式的说,要叫老师。从此,我公众面前,我都叫父亲为老师。
大概三四年级左右,父亲换了学校。有一天我们姐弟约好去父亲的学校玩。那时候,没有电话,全凭之前的口信约定。我们都还是孩子,大清早从家里出发,但是一路上边走边玩,并且也没有手表之类的可以参考时间,说好去吃早饭的,结果我们到的时候挺晚了。父亲的学校在半山坡上,因为南方丘陵地貌,要整一个平整的地方真的不大容易。我远远的看到半山坡上有一个人,背着光遥望我们这个方向,但我一眼感觉出来那是父亲。一会父亲也发现了我们,远远的叫着我的乳名,挥着手。那天的早餐,父亲给我们姐弟仨做的是三鲜面,瘦肉、猪肝、小肠及青菜,是湖南至今都非常盛行的一种哨子。父亲当时有点埋怨的问我们怎么这么晚,让人着急。我知道,他是担心了。
父亲对家教还是挺严格的。比如,吃饭的时候不允许说话,不在家里打牌(所以至今我都不会打牌)、提倡读书和学习才艺比如练习书画。每年除夕前,邻里都会买好了红纸到我家,请父亲给他们写春联。记忆中,我们家基本上没有买过春联,都是父亲自己找了对联自己写的毛笔字。有时候,父亲会为我们几个人也写写,挑选一些写得还不错的就贴上了。能够被选上,那是一种认可。我们几个孩子都因为父亲的影响而练过字,钢笔和毛笔,可惜我这些年多半用电脑,写字全废了。
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其实是物质生活很贫乏的基础上发生的。初中快毕业的时候,我面临着选择,读高中考大学还是读中专。那个年代,中专是正盛行的时候。作为女孩,家里的长女,基本上被判定不可能读大学了。但是我倔强的坚持,还请学校的校长给父亲做工作(校长和父亲曾是同事),最终父亲给出了条件,如果我能够考上保送高中班,就听我的,否则就考中专。那时候,我们县每年会在中考前举行一个全县的选拔考试,把成绩最好的学子保送入县一中,在学费方面有一些减免,重要的是这两个班的升学率是几近100%。我同意了,最终我以中等的成绩达成所愿,这意味着高中三年我只要正常学习就可以考一个普通本科,如果努力一些我可能考一个一本。
终于到了十八岁那年的夏天。因为一场意外,我的高考成绩非常不如人意,只能进一个普通本科。看着平常一起努力的几个同学都如愿考入北京的一本,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好几次心有不甘的想和父亲提及复读的事情,但是没有勇气说出口。因为家里的经济基础真的不可能再做才能退让。何况,那个年代,许多人眼里认为能够上大学已经非常好了。18岁那年,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挫折。父亲送我到学校后,嘱咐我继续好好学习。我强装笑颜。我的18岁,天空都是灰色的。我选择了放纵,因为我不敢面对现实的自己,也拒绝对外界放开胸怀,每天就是一个人看各种书,以至于我把中外名著、金庸、琼瑶什么的小说全看过了,甚至养成了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这样的一种状态维持到了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因为家里四个孩子都在上学,父亲说这个学期的学费要晚几天才可以凑齐。在学校限定的最后期限,父亲连夜坐火车从老家赶到学校,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快10点了,还没有吃晚饭。父亲把学费给我以后,为了省钱,选择在学校的小饭店随便吃了一碗面条(对南方人来说,首选是米饭),然后仓促了吃完了,就要返程。因为太晚了,几个男同学帮我送父亲去火车站,他们让我别去了,并且承诺会安全送上火车。送父亲上了去火车站的公交车,看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身影。父亲走后,晚上11点来钟了,我一个人坐在学校宽大孤寂的田径场边上的看台上,突然泪流满面,有一种痛彻心扉的痛。我和自己说,你不能再这样,那个曾经让父亲骄傲的女儿去哪了?当时,我有一个最朴实的心愿,以后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请父亲在个城市最好的餐厅吃一顿饭。后来,我一方面努力利用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挣点生活费,另一方面也积极努力的学习,终于拿到了学校和省级的奖项,1999年,我拿到了6K+的奖金。要知道,在那个年代,6千多块钱是挺大一笔数字了,这让我后面的学费压力得到缓解。
再后来,大学毕业了,我没有选择考研究生,而是直接工作。因为,我不想再看到父亲那为了供几个孩子上学而压得直不起的背影。大学里面许下的心愿,一直都在。因为职业原因,我有机会去许多城市,品尝各地不同的美食。时常,我都会想,父亲会不会喜欢吃呢?在北京很多年以后,我多次邀请父亲和母亲一起来北京玩或者小住几天,父亲总是以要上班没有退休或者我还没有成家为由而没有来。后来我成家了,他又说我还没有孩子,等有孩子以后再去。终于,我有孩子了,邀请他来看看孩子。父亲终于来北京了。在他来之前,我和老公提及吃饭的时候,到底应该带他去哪里吃呢?我突然觉得我对父亲是陌生的,我完全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事实上,带着父亲母亲吃了几顿不同的餐厅以后,我可以感觉到父亲并不是很喜欢吃。反而是在家里吃,他比较自在。
工作以后,尤其是成家以后,和父亲的沟通越来越少。前年爷爷去逝,傍晚接到父亲的电话,他很平静的说爷爷走了。我连夜飞机高铁汽车的辗转,终于在第二天早上进了家门。我看到父亲有行为有些举足不措,间歇只是不停的抽烟,整个人很疲惫。爷爷走了,父亲没有了自己的父亲。等到料理完爷爷的后事,才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安静的看着父亲。曾几何时,父亲真的变老了,白发已经上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安了两颗假牙,脸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留下了一个小疤痕…..最近的十年,我发现我对父亲的关注太少太少,脑子里保留是他年青时候的样貌,和眼前这个老人完全对不上。我心里有一种酸痛。想说点什么,我感觉我张不了口,不知道从何说起,平常在外人面前我可以谈笑风声,但是面对父亲,这个成长路上一直在我身后爱着我的男人,总是变得很笨拙。
今天是父亲节,用一首我最喜欢的歌词送给父亲:
有时候 我很想低头
闭上眼睛躲在人群后
可是总有你的手 轻轻在身后
对我说 忘了忧
别井离乡 风雨兼程
历尽坎坷又能向谁说
梦中枕着你的手 叮嘱在心头
我就会 不低头
父亲的爱永在我身后
永远不会离开我
披星戴月的路上 我遥望着故乡
有一天会回到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