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paper - 20220317 - 已灭绝的洞狮的演化起源和多样性

Early Pleistocene origin and extensive intra-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extinct cave lion

2020 年发表在 Scientific Reports 上,第一作者为瑞典古遗传学中心的 David W G Stanton,通讯作者为同一机构的 Love Dalen。

洞狮,在晚更新世时曾广泛分布于整个古北区。它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物种是狮(Panthera leo),但是二者分化的时间,以及它们的分类学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分析了 31 个洞狮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根据碳测年的结果,这些样品涵盖了很大的时间尺度,包括中更新世的样品。研究者们发现洞狮存在两个有较大程度分化的单系群,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不属于这两个支系的个体,可能代表着第三个支系的存在。两个单系群中,一个仅分布于白令陆桥,而另一个广泛分布于西边的欧亚大陆。之前基于形态学的研究已经认为白令陆桥的洞狮和欧洲的洞狮是不相同的,本研究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者们结合样品存在的时间(tip-dates),以及化石证据校正,估计狮和洞狮大约在 1.85 Mya(95% 0.52~2.91 Mya)分化。这一分化时间比现存的狮子亚种间的分化时间要早很多,这说明洞狮不是狮的亚种,狮和洞狮应该被视为不同的物种。

Fig1.  Most of the nodes within the cave lion clade also have strong posterior support (the eight deepest splits have posterior support ≥ 0.99).


Fig2.  Location of all specimen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图中白色圆点表示不属于 clade A 或 B 的独特个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