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后期,电视制片商琼·甘茨·库尼决定发起一场流行潮。她的目标是3岁至5岁的儿童,她使用的传播媒介是电视,想要传播的“病毒”是读书识字。她的电视节目《芝麻街》每周播放5次,每次1个小时。...那些观看电视节目的观众能把学习的重要价值传染给没有看到节目的人,从而感染众多儿童和家长,并在节目结束之后还能长时间地影响儿童。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该节目能在他们踏入小学校门之前,就助其一臂之力。
心得:没有看过芝麻街,不过现在有小猪佩奇,大概也是这种引爆式的幼儿教育节目吧。我很小的时候也是通过《大风车》学会了英文字母和1-100的英文数。
可以想象教育专家对于电视教育的反对:因为其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甚至很难保证起码的专注。但侧重于视听的编排、适合电视形式的节目设计也确实能“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像现在的网课一样。
我记得我5/6岁时就喜欢看电视上的教育节目,且会默默在心里衡量我爸妈。但“知道”是一回事,“会用”是另一回事。不论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都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电视和网课的短板往往在此,所以科普节目、科普作家的“附着力”就变得尤其重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