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讨论到教师心中的儿童形象,大家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儿童是天真的、自由的、快乐的、模仿的、简单的、多元的、敏感的、情绪的。但对于儿童是自私的,却有着不同的观点。您认为孩子天生是自私的吗?
瑞士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在幼年时期通常表现自私,直到七八岁才懂得与人分享。
实验名称为:糖果考验
瑞士苏黎世大学恩斯特.费尔主持的实验中,229名3至8岁瑞士儿童应邀参与3轮不同实验。
各轮实验中,每名儿童面临两种选择。研究人员向每名儿童分别展示一张其他儿童的照片,要求这名儿童在3轮实验中分别就如何与照片上的儿童分配所得糖果做出选择。
第一轮实验中,每名儿童获得一份糖果并需做出选择,把一份糖果全部留给自己还是平分给另一名儿童。
第二轮实验中,每名儿童获三份糖果,继而选择把两份糖果分给另一名儿童、自己留一份,还是与另一名儿童平分。
第三轮实验中,每名儿童获两份糖果,选择全部留给自己还是与他人各得一份。
面对“利益”考验,不同年龄段儿童做出不同选择。
费尔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说,3至4岁儿童普遍显现“利己”倾向,不考虑其他儿童的利益。5至6岁儿童的表现相差无几。7至8岁儿童则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轮实验中,近80%7至8岁儿童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平分一份糖果,而非吃“独食”。
第三轮实验中,尽管面对获得双份糖果的诱惑,仍有多于40%的7至8岁儿童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平分两份糖果。
相反,3至4岁儿童中不足9%选择平分。
第二轮实验中,多数7至8岁儿童不愿意让另一名儿童获两份糖果,而自己仅得一份。
这种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呢?
几十年来,行为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争论人类慷慨或自私的品质来自遗传还是成型于社会塑造。
费尔在论文中揭晓,平等观念和分享行为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的产物。
实验虽然没有确定各种因素影响的比例,但结果显示,基因与社会文化均对平等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形成发挥作用。
科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认为儿童在成长阶段会经历功利性的相对主义定向,在这个阶段儿童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变的非常重要,在进行道德判断的时候,尽管会考虑各方利益,但是依旧会先为自己着想。
从这个角度来看,儿童之所以自私,这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关系的。心理学有个词叫做“自我中心思维”,意思是说幼儿常常依赖于自己的想法而非事物的客观特点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外部世界,认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和自己看到的一样。比如3岁的孩子会认为妈妈和他一样喜欢玩具。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理论水平还很低,一般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加上孩子正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当然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所以,儿童出现成人眼中的“自私”行为是正常现象和自私自利不一样,也不是性格缺陷只是孩子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
儿童的这种“自私”,在注重个性发展,个性张扬的这个时代非常重要。“自私”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起点,是自我认知的开始。作为成人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自私”,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私”,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认为不懂分享和关爱别人,这是心理成长过程决定的而非品德问题。当孩子不具备感同身受的能力时我们需要做得是理解和等待,同时在保护孩子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