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团怎么变成了政团
1,但凡研究孔子生平的学者,一致承认,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办了一个最成功在野党,并最终取得执政地位的政治人物,这一点学界是没有争议的。
2,孔子曾经留下话说,苟有用,我者,七月而已可也。
孔子办学,相当于办了一个组织严密的在野党,而且最终取得执政地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在野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先例。
3,墨家学团后来形成强大的政治组织力量,叫赴汤蹈刃,死不选中,就是让他的学团去赴汤蹈火参与战争。
没有任何一个人转一下脚后跟逃跑。
这是墨家。
4,孔子之所以能走上执政地位,是因为上面的执政者权力不能平衡,要借助孔子在野党的势力,这是孔子能做官的原因。
5,史书记载说,四方皆择之,则是学习的意思,以他为榜样的意思,四面八方都得学习孔子当市长的管理方式。
随后升任司空,也就是鲁国工程部部长,再随后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院长。
孔子学说的核心,血缘宗法理论化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它是把人类最原始的,跟动物社会结构相似的血缘纽带,用来整顿超血缘社会的紊乱社会体系和结构。
2,由于他用了一个最底层的,最稳定的系统来整顿一个诗稳定的系统,因此导致他的学说力量集聚力度,从而构成中国社会2000年稳定的思想基石。
3,古希腊文化是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600年,它由于农业文明,地理地貌关系不足以用农业生产养活当地人。
4,于是在情感上,父母跟儿女之间的情感最重,以后就是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感情其次,然后才是表兄堂弟,再下来才是外人。
5,孔子把周公旦的理智理论化,伦理化,系统化,比如三纲,五常五轮,所谓三纲,均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叫三纲。
为什么孔子学说以孝治天下,是因为笑表达的是血缘结构。
6,由于孔子最终要把整个社会编排成一个血缘大家庭,因此,忠君就相当于孝父。
所以忠和孝是以血缘结构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忠孝文化的来源。
7,孝为什么比忠更重要,是因为只有孝的血缘结构建立,忠这个问题才能够有基础讨论。
宗法,血缘与人文关怀怎么影响中国人
1,中国活着最看重的是普蝶家族,死了最看重的是什么五福关系,它都表达的是中国对血缘结构看得如何之重。
2,中国的血缘次序是高祖,曾祖,祖,也就是爷爷,然后父子孙,重孙,玄孙。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由你的血缘结构确定的。
3,中国古代男人,他最重要的是在家族中的血缘地位,夫妻关系是并不重要的,妻子只不过是一件衬衣,随时可以换掉的,可以休掉的。
但是对于女人来说,女性的婚姻关系重于血缘。
4,中国古代,权力继承和财产继承,第一继承人是嫡长子,庶子,甚至没有任何继承权,说蒋介石的部队是嫡系部队,就是大老婆生的孩子,最亲近的部队,借用的都是这个血缘词汇。
5,同龄人动不动就姐妹兄弟相称,其实没有血缘关系,动不动就一接金兰,拜把兄弟,这些东西都是泛血缘的,就是在中国文化中,把非血缘关系都要拉成血缘关系。
6,中国古代一切结构都在血缘结构中,而血缘结构是你的天性,是你的动物性的表达。
你的动物性,你的天性就是爱有差等的。